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国史编年 >> 1951 >> 1月 >> 25日
1月25—2月1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进行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
发布时间: 2009-05-27    作者:    来源: 2009-05-27
  字体:(     ) 关闭窗口
[纲 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进行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
[目 文]1月25日,“联合国军”集中美军5个师、英军1个旅、南朝鲜军2个师等部,以团和营为单位,在飞机、坦克、大炮支援下,从西起水原东至原州线,分多路向在该线警戒防守的志愿军五十军、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四十二军一二五师和人民军五军团阵地发动猛攻,重点沿水原、汉城方向攻击。志愿军和人民军奋起反击,第四次战役全面打响。
志愿军首长极为重视汉江南岸阵地,在“联合国军”发动进攻后,多次指示五十军和三十八军一一二师,要确保汉江南岸阵地,以作为下一战役的前进基地。五十军和三十八军一一二师在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十分困难、工程器材异常缺乏的情况下,依托一般野战工事,进行坚守防御作战,狠狠打击敌人。汉江开始解冻后,为避免背水作战,2月5日晚,彭德怀和朴一禹指示志愿军五十军主力和人民军一军团主力于6日晚开始向江北转移。从2月8日至18日,三十八军、五十军四五○团及四四八团一营和人民军一军团4个营,在汉江南岸又顽强地进行了11昼夜的坚守,于2月16日和18日,按联合司令部统一部署,西线汉江南岸志愿军和人民军部队全部撤至汉江北岸。
2月11日17时,邓华部队按计划从西起居瑟峙东至三巨里约33公里地段上,发起了横城反击作战。各军经过时间不等的短时间火力急袭后,先后发起攻击。至2月12日凌晨,横城以北南朝鲜军八师的3个团已被志愿军全部包围分割,至8时已大部被歼灭。至13日凌晨,横城反击作战结束,全歼南朝鲜军八师的3个团、美军二师的1个营、美军和南朝鲜军4个炮兵营,另歼南朝鲜军三、五师各一部,共歼敌12万余人。横城地区反击战的胜利,使“联合国军”在东线后撤26公里,打击了其反扑的锋芒,对减缓其在全线的反扑起了一定作用。
2月13日17时30分,志愿军各部对砥平里之敌发起攻击。14日美军出动飞机,对砥平里外围的志愿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扫射。2月14日,邓华部队调整部署,以一一九师全部、一二六师1个团和一一五师二十一团共6个团,于当晚继续攻击砥平里。当夜虽予美军二十三团等部以重大杀伤,但仍未能解决战斗。15日,邓华一面调整部署,准备于16日晚再攻砥平里,一面于当日13时请示彭德怀、朴一禹等。彭德怀等分析了战场形势,于15日17时30分决定停止对砥平里之敌的进攻。2月16日拂晓前,志愿军进攻部队撤出战斗,前出至原州附近各军也同时向北转移,向龙头里(砥平里北)至横城一线及北至洪川东西一线以南地区集结。至此,第四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