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发布时间: 2009-08-20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8-20
  字体:(     ) 关闭窗口

  199243,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经过17年建设,三峡工程除批准缓建的升船机外,已如期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正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

  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河段的三峡工程,由拦河大坝及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等组成。三峡大坝坝体总混凝土量1486万立方米,总方量居世界第一。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三峡水库全长600多公里,正常蓄水位高程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包括在建的地下电站,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加上电源电站的两台5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最大发电能力约1000亿千瓦时。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总水头最高、级数最多的内河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
  航运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三峡工程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早在1918年,孙中山就提出在三峡筑坝以改善川江航道、利用水能发电。1944年,受国民政府邀请,美国垦务局坝工专家萨凡奇对三峡进行勘察,提出“萨凡奇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并开始长达40年的规划论证。

  1992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6月和7月,按期实现135米蓄水、船闸通航、首批机组发电三大目标;2005年9月,左岸电站14台机组整体提前一年全面投产;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大坝基本建成;2006年10月,三峡水库实现156米蓄水目标,提前一年进入初期运行期;2008年10月,右岸电站12台机组整体提前一年全面投产;2008年11月,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2.8米;2009年8月,三峡三期工程顺利通过175米蓄水验收,现正进行175米试验性蓄水。

  国家批准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静态投资概算为900.9亿元,动态总投资估算为2039亿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杨亚说,三峡工程投资控制良好,预计最终投资不超过1800亿元。三峡水库淹没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县区。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卢纯说,截至目前三峡工程已累计搬迁移民127万人,移民工作正由大规模搬迁安置阶段转入“稳得住、能致富”新时期。

  三峡工程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面临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世界级难题,决定了工程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三峡工程的兴建,提升了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机械制造、建筑材料、输变电等行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大型水电设备制造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科技、管理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大型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截至2008年底,三峡工程形成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专利700多项,建立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100多项,同时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

  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工程建成后,可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300多万亩农田、1500多万群众得到进一步保护。长江中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了近百年一遇,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体系初步形成。即便遇到“千年一遇”的大洪水,三峡工程也能配合下游荆江分蓄洪工程,避免荆江地区发生毁灭性洪水灾害。

  三峡工程被《科学美国人》杂志列入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截至2009年10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3612.68亿千瓦时。三峡电站还促进了全国电力联网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输电大格局的形成,提高了电网运行质量,具有跨流域调节、水火电互补调节等效益。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提高,结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改善了湖北宜昌至重庆段660公里的水运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港,长江中上游成为黄金水道。三峡船闸运行6年多来,累计通过三峡坝区的货运量突破3亿吨,超过三峡蓄水前葛洲坝船闸22年货运量的总和。此外,三峡水库每年枯水季节利用蓄积的水量为下游补水,可提高中下游通航能力,缓解中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三峡工程近百年大事回放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

  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出的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在三峡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的勘查和测量,拟定了葛洲坝、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这是中国专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进行的第一次勘测和设计工作。

  1944年,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到三峡实地勘查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即著名的萨凡奇计划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

  1955年起,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人员通力合作,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设计与论证工作。

  199243,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1214,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成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江三峡工程争鸣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孙荣刚著:《梦想与现实的交响:三峡工程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年版。

  季昌化主编:《长江三峡工程》,长江出版社2007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湖北省宜昌市委员会、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与长江三峡工程》,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7年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