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大事年表 >> 重大事件
西电东送:开创中国电力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10-05-26    作者:曾培炎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0-05-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构筑南中北三大通道

中央作出“十五”期末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决定,全面拉开了西电东送工程南部大通道建设的序幕。随着三峡工程分电方案调整及长江中上游大型电站的陆续开工建设,中部通道输电线路工程进一步成为全国联网的中心枢纽。20027月,北部通道第一批电力项目开工,开启了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建设的进程。

()南部通道建设顺利推进

200011月,国家计委在贵州召开华南地区西电东送工作会议,部署西电东送各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明确了保证“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广西和三峡向广东输电1000万千瓦的各项措施。会议第二天,首批西电东送七个电力项目批准开工建设,标志着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一年之后,国家计委批准开工建设第二批西电东送项目,为实现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目标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西电东送战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随后,云南澜沧江小湾水电站420万千瓦机组开工;宝罗输变电工程、天广三回、四回交流500千伏线路陆续投运;贵州安顺电厂二期、黔北电厂、纳雍电厂、鸭溪电厂、贵阳电厂扩建工程,云南曲靖电厂二期工程,湖南鲤鱼江电厂扩建工程相继开工投产,真可谓捷报频传。

除了加快西部电源建设,解决输电通道问题是西电东送的关键。“十五”期间建设了贵广直流输电工程,总投资563亿元,包括新建安顺、肇庆两个换流站和882公里直流线路,设计双极输电能力为300万千瓦。工程首次采用载流能力为3000安培的光触发换流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红水河、澜沧江等流域水电以及众多大型火电站的建成投产,南部五省区真正搭建起了区域能源合作的大平台。西南大地,江河两岸,一座座电站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东西两域的天空,构成了绚丽壮美的景观。

1.龙滩成为国内第二大水电站

广西地处云南、贵州通向广东的中间地带,是西电东送南线通道的必经之地。广西、贵州两省区交界处的红水河龙滩水电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投产发电的第二大水电工程。特殊的资源条件及地理位置,使得该电站在西电东送中具有重要的网架支撑和电源调节补充作用,对于南方电网互联以至最终实现全国联网具有战略意义。

从工程立项开始,龙滩水电站工程蓄水位高度方案就存在不同观点,争论异常激烈。主要有蓄水位375400425高程三种方案。经过综合考虑防洪及移民等问题后,最终批准了“按400方案设计、375方案建设,分两期建成”的方案,这在当时是最为科学而合理的决策。不过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同见解和辩论,专家们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与敬业执著精神令人敬佩。

200171,龙滩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在闭塞偏僻的深山峡谷中,要建设世界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大坝、世界跨度最大的地下厂房和世界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机,任务非常艰巨。为落实西电东送战略,建设者发挥了巨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攻克了一个个公认的世界级难题。

龙滩电站单机容量70万千瓦机组,直至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空冷式发电机组。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中国龙滩中国造,通过国内招标,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承担了龙滩机组发电机和水轮机研发制造任务。这些机组的制造、安装、调试,开辟了我国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中国制造、以我为主的新纪元。之后,三峡右岸、云南小湾、四川瀑布沟等一系列电站近百台60万至70万千瓦机组采用了“中国芯”。

200311月,龙滩大坝成功截流。2007年底,水电站首批机组实现提前发电,我专门致信表示祝贺。2008l2月,375方案建设工程77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截至200981,电站连续安全生产800天,累计完成发电量300亿千瓦时,创造了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投运后安全生产运行新纪录。

龙滩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为广西、贵州乃至西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对我国水电工程建设及运营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2.鲤鱼江电厂突破传统规划原则

传统电力规划基本遵循“省为实体”的原则,各省都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规划新的电源点。在西电东送实施方案中,我们尝试对既有的规划原则作出突破,通过新建省外电厂,以点对网的方式向广东主网直接连接输送电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鲤鱼江电厂就是第一个成功范例。

鲤鱼江电厂是一座煤矿坑口电厂,位于湖南郴州的资兴市,距广东韶关市约150公里,比到长沙市距离近一半还多。电厂的燃煤由当地资兴煤矿供应,属于劣质烟煤,最适宜就地发电。鲤鱼江电厂原有装机为两台65万千瓦的燃煤机组,由于煤耗高、职工多,加上湖南及华中地区电力消费低迷,该电厂发电量日渐萎缩。2000年底,湖南省计委向国家计委汇报,因鲤鱼江电厂用煤减少导致周边煤矿停产,煤矿工人发不出工资,生活非常困难,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他们请求尽快批准在鲤鱼江扩建两台30万千瓦机组,改善煤矿和电厂困难状况,维护稳定大局。

从这些情况看,扩建鲤鱼江电厂有其必要性。但是,我也注意到,当时华中电网电量供大于求,继续在本地上新电厂势必加剧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而且鲤鱼江电厂如果向北送电到长沙,不符合一次能源流向。我找来国家计委负责电力工作的同志和湖南省计委的同志一起研究,形成一个不同于传统电力规划布局的思路:将鲤鱼江扩建的两台燃煤机组,以点对网的方式联入广东韶关500千伏变电站,向广东电网供电。其理由在于,鲤鱼江电厂位于湘粤边境,距广东主网很近,只要鲤鱼江电厂能做到不与华中系统做物理连接,而以点对网的方式接入广东系统,就能保持华中电网和广东电网两大系统异步状态,从而保证不降低两大电网的运行安全水平。国家计委研究决定,此项目可作为广东“十五”用电的补缺方案,要抓紧立项,争取2002年能补上空缺。

十年过去了,鲤鱼江火电厂除了两台30万千瓦机组早已建成外,2005年又扩建的两台60万千瓦机组也投入运行。现在,共有180万千瓦发电机组跨过湘粤省界接入广东电网。这个电厂每年向广东供电量约l00亿千瓦时,年售电收入近40亿元,每年缴税近5亿元,每年燃用当地煤矿所产低热值煤炭600万吨。

鲤鱼江电厂的扩建,既利用劣质煤资源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问题,又发挥了该电厂距广东主网较近的区位优势,为广东电网建立新的支撑点,加强广东电网接受西电的能力和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应当说是一个多赢的决定。这一工程打破了按行政区划制定规划的思路,是从全局出发作出的决定,这个思路直接影响到今天的电力规划制定和电力项目决策。

3.实现向广东新增l000万千瓦供电

在国家计委的推动下,广东省、国家电力公司南方公司与贵州省、云南省在20025月底签订了2002年至2003年西电送广东购售电合同。2003年,贵州送广东输电能力由上一年的l00万千瓦提高到了180万千瓦。同年,云南电网送出电力160万千瓦。

20047月,我到广东考察时,由外省向广东送电l000万千瓦目标正好提前完成。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兴奋地向我报告了这个情况。我立刻把电话接到朱镕基同志办公室,秘书接的电话,我请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朱镕基同志。我们在北戴河立下的“军令状”终于兑现了。

每当回想起西电东送工程的起步,当年被朱镕基总理拉着一起立“军令状”的一幕,总是跃入我的脑海。当然,“军令状”终归只是个花絮,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央领导同志的高瞻远瞩和全局观念,是有关部门、地方和企业的大力协同。通过这一努力,不仅保证了广东区域电力的稳定供应,同时拉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优化全国电力布局和合理配置资源、改善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年9月,随着贵广300万千瓦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西电东送工程南部通道“十五”计划方案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在竣工投产仪式上,我激励同志们:力争在2010年前,西电东送再向广东增加1000万千瓦输电能力。到2008年底,南部通道送电能力已经超过了l800万千瓦。当然,从长远看,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电价形成机制,合理调整发输配送各环节的分配关系,从而调动西电东送各方面的积极性。

    1. 理顺电力市场需更大改革动力
    2. 统筹能源布局 区域能源的新谋划
    3. 电力科技占领高点
    4. 刘振亚在《中国电力与能源》专著中认为:能源战略应坚持以电...
    5. 潘家华:能源革命让市场配置资源
    6. 全国电力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
    7. 构建电力行业的思想道德基础
    8. 中国用力踏上清洁能源之路
    9. 企业整合有助“走出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