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异军突起的中国女排
发布时间: 2010-11-16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10-11-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图为国女排五连冠群体 新华社记者 王景英摄

  异军突起的中国女排在1981年获得世界杯冠军。这是我们这个格外珍视集体荣誉的东方民族千百年来首次夺得集体球类项目的世界冠军。在后来的5年中,中国女排又连续4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和世界杯这世界三大赛事的桂冠,让“三连冠”“五连冠”这样的词汇,第一次出现在了我们民族的语汇中。

  28年过去了,中国女排依然是中国三大球队伍中唯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更不用说他们在28年间赢得两届奥运会冠军、两届世锦赛冠军和3届世界杯冠军,总共7次登上世界排坛最高峰这样一个让其他集体球类项目望尘莫及的彪炳战绩了。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浩劫刚过,中国第一次主动推开国门,启动了融入世界的旅程。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惶恐:我们有能力为自己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一席之地吗?中国女排用他们夺取世界冠军的优异成绩及时地做出了回答。因为排球是集体项目,比个人项目更能象征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故此女排的胜利对国人的鼓舞尤其巨大。

  时光倒流30年,电视在那个时候还是稀罕物件,一个千把人的单位有一两台电视都很难得。每逢中国女排有重大比赛,一些机关、部队、厂矿、学校甚至把日常工作停下来,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打开那轻易不碰的小小荧屏,让大家来个先睹为快。

  带队8年半,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三连冠”的梦想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随后,他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他的队员孙晋芳、张蓉芳等被直接任命为副局级干部,周晓兰等一批队员被任命为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上,这样的干部提拔力度,可谓是绝无仅有。就是在世界范围之内,此等事情恐怕也是闻所未闻。

  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女排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中国球迷也长江后浪推前浪,可是中国人对中国女排的挚爱依然如故。恐怕很多人都想象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收视率最高的赛事,竟然是中国女排对古巴女排的铜牌争夺战。除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两个非赛事性节目之外,中国女排的光芒盖过八金“菲鱼”菲尔普斯和黑色闪电博尔特等众多世界级明星,是中国人真正的最爱。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3∶2逆转俄罗斯的比赛,更是将开幕式和闭幕式全都比将下去,成为整个奥运会上的收视率之冠。

  中国女排赢得人民发自内心的深爱,那是因为他们懂得自爱。他们每一次获得世界冠军,都并非顺风顺水,更不是运气奇佳。他们靠的是中华民族最为认可,也是世界其他文明都最为认可的美好品质:诚实、勤劳与智慧。这是一支有风、有雨、有彩虹,但是拒绝污点的队伍。

  袁伟民,一个把中国集体球类项目带上世界顶峰的人,似乎天生就是为中国的排球事业而来到这个世上的。身高只有1米80的袁伟民到了18岁高三毕业的时候才接触到排球。可机缘巧合偏偏让他一步就跨进了江苏省省队。袁伟民说,那个白色的排球一下子迷住了他,他的人生轨迹自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1976年,37岁的袁伟民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当时中国女排在世界上默默无闻。袁伟民上任后想邀请日本队来访。长期对中国排球界抱有真诚善意的日本排协说,那就派二队去吧,二队的水平就够了。故此,袁伟民担任主教练后提出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是夺取世界冠军、也不是亚洲冠军,而是“赶超日本”。

  1976年6月12日,袁伟民上任后的第12天,秘鲁国家队来访,袁伟民在场边比手画脚、大喊大叫。队员们在赛后讽刺他说,干脆你自己上来打吧。熟悉了袁伟民足智多谋、气定神闲指挥风格的球迷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当年他刚出道的时候也曾有过那样的一段。

  5年后,袁伟民所带领的中国女排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赛,一举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对苏联队的比赛中,中国女排第三局竟然打了这个老牌霸主一个15∶0。这是苏联女排第一次输给中国女排,0∶15的罕见局分也同样具备了历史记载的非凡价值。

  1982年世界锦标赛在秘鲁举行。中国女排在小组预赛中以0∶3输给了美国队。当时的规则与现在的有所不同,预赛的成绩将被带入后面的赛事。中国女排当时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后面的6场比赛中全部都以3∶0获胜,寄希望于最终能以小分的优势重新获得争夺冠军的资格。奇迹还就真的发生了,中国女排在后面的6场比赛中,场场均以3∶0获胜。算局分的话,竟然是18局比0。中国女排不仅首次获得世界锦标赛的冠军,而且以6个3∶0的强势姿态展示了自己超一流的实力,宣示了一个新的世界霸主的到来。

  “三连冠”“三连冠”呼声四起。就是在那个时候,“三连冠”这个词汇第一次出现在古老的方块字体系中。“三连冠”已有两冠在手的中国女排,现在只差一个奥运会冠军,这一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头衔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小组赛上中国队以1∶3输给了美国队。而决赛里,中国女排以3∶0击败东道主美国队,第一次站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奋力拼搏的中国女排精神,值得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珍惜秉承,发扬光大!

  (新华社北京2009年10月17日电)

   中国女排辉煌战绩

   中国女排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队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获得辉煌的“五连冠”,即: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冠军;1982年和1986年世界锦标赛冠军;1984年奥运会冠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排分别在1990年和1998年世界锦标赛、1991年世界杯、1996年奥运会上4次获得亚军。中国女排以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攻防平衡的特点立足于世界强队之列。
   2001年,中国女排由新的教练班子和以年轻队员为主组成一支新队伍。重组后的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在2001年世界大冠军杯上获得冠军。国际媒体称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5年后再次获得世界冠军。朝气蓬勃的中国女排决心继承和发扬“老女排”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的优秀传统,争取实现在2004年奥运会获得奖牌的目标。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名;第十四届亚运会获得冠军;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2003年亚洲锦标赛冠军。2004年奥运会冠军。

    1.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点名表扬中国女排
    2. 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中国女排险胜意大利
    3. 1981年 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
    4. 从郎平重视基础训练说起
    5. 从女排世界杯夺冠说起
    6. 9月13日
    7. 李思辉:用“女排精神”赶追中国梦
    8. 排球名宿陈招娣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为梦想而拼搏
    9. 中国内地第十位围棋世界冠军:又一位“90后”登顶
    10. 中国“90后”棋手尚缺大师范儿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