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国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科学家互访逐渐增多。在这种形势下,一些美国著名科学家和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不断向钱学森发出邀请,请他到美国访问。对此,钱学森坚定地说,“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1月23日东方网)
作为著名的科学家,“导弹之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许多开创性贡献的钱老,其不平凡的一生不仅仅表现在事业上的卓越功勋,同样表现在他那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气节上。
1935年8月,钱老只身离开祖国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饱含爱国热情的钱老执意回国报效祖国,却遭到了美当局的种种阻挠和折磨。后历尽千难万险才回到久别的祖国。显然,美当局阻止钱老回国,就是想通过滞留他来阻拦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殊不知,深爱祖国的钱老在识破美的这一阴谋后,更加深了他对祖国的爱。
更令人崇敬的是,面对美后来一再抛来的“橄榄枝”,钱老表现出了一位中国人应有的傲骨和气节。1979年他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授予他“杰出校友”称号,1986年6月南加州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协会给他授奖,1989年国际技术交流大会在纽约给他授奖,钱老都没有去。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诚哉,斯言!人不可无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从钱老的身上,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一位中国科学家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对事业的忠心,真切地展现出了一种凛然的民族气节。江泽民同志便曾这样称赞钱老“高度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气节”。
由钱老的爱国情怀,笔者不禁想到时下一些留学生视追求个人利益高于国家民族利益而滞留国外。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6年底,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106万,而归国人员却只有27.5万。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表明,我国目前已是全球人才外流最严重的国家。不愿回国,尽管有国内创业环境不优等原因,但作为炎皇子孙,就当像钱老一样有报效祖国的志向,有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责任,这应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愿钱老的民族气节,能对我们所有的人有所启迪和教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