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 阅读提示 >> 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赤子丹心为中华――钱永刚追忆父亲钱学森的最后岁月
发布时间: 2009-12-01    作者:李斌    来源:新华网 2009-11-07
  字体:(     ) 关闭窗口
   98岁的钱学森走了。

  他生命中的最后岁月是如何度过的?生前还关心哪些问题?作为钱老之子,61岁的钱永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追忆了父亲生前的最后岁月。

  “他希望更多人理解、运用晚年的学术思想”

  上世纪80年代初,从一线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钱学森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入到系统科学理论的探索、研究和系统工程理论的推广和应用之中。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全国范围掀起了学习、运用系统工程的高潮。

  年事已高的钱学森,仍然心系系统科学和沙产业等事业的发展。钱永刚说:“他关注的就是两个方面的材料,一个是系统科学方面的材料、观点,谁谁提出什么新的观点,运用在哪个工程项目上,等等;第二方面,就是他晚年提出的沙产业、草产业的理念。现在甘肃、内蒙古运用这些理论,都取得了好的效果。这两方面的材料如果有的话,他就会看一看。新发展、新认识,他都感兴趣。”

  “他不认为自己就是这门学问的顶峰。时间过了几年,有没有新见解、新成就和新发展,这是他感兴趣的。”对父亲的心愿,钱永刚十分了解,他接着说,“他希望更多人理解、运用晚年的学术思想。因为岁数大了,自己不能冲锋陷阵了,但是别人可以运用这些东西。”

  “老爷子一直很关心国家发展”

  钱老生前的那张床上,摆放着一张移动桌。桌上,经常放着一些报纸和文件。

  钱永刚说,父亲的晚年“每天主要是翻报纸,看看标题,有些标题感兴趣,就叫工作人员念一下。他还看一些期刊,秘书每天都送,也翻一两本。”

  “老爷子一直很关心国家发展,”钱永刚告诉记者,“报纸上大的事情他都知道,思想上还是蛮活跃的。”

   “支个电视行不行”

  钱学森一辈子都不看电视。但是2008年年底,97岁的他忽然提出了看电视的要求。

  钱永刚说:“父亲以往都是听收音机。到了晚年,他的耳朵越来越背。频率越高,耳朵就背得厉害。而收音机里面都是男女各说一段,女播音员调门高,他就听着费劲,男播音员调门低,他就听得很清楚。我和他说话,用这种调门,他就听得很清楚;妈妈嗓门高,他听着就费劲。”

  去年年底的一天,钱学森突然对儿子说了一句:“支个电视行不行?”“他还问我,多少钱?贵不贵啊?”昨日仿佛就在眼前,钱永刚深情回忆:“我说孝敬您了,买汽车,钱可能紧一点,买电视的钱还是有的。”

  “每天除了看报纸以外,要保障一定信息的输入。有时候父亲看电视还挺来劲,我们说‘您躺下吧’,他说‘还看一会’。”谈起父亲,钱永刚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今年还看了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跳水……这些动作不是死的画面,对眼睛有一个感官的刺激。我们尽量陪他,尽量多说一些话,多说多看,刺激他脑子多动,这样延缓衰老。”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教育和人才培养一直是晚年钱学森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领导多次登门看望时,钱学森当面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还提出了“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的观点。

  谈起这一话题,钱永刚说,父亲多次说过,高校要按照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模式来办。“他认为,我们目前大陆境内所有的大学没有一所大学是按照这个模式办的,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敢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不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很多是人云亦云,你好我好,对这他不满意,说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否则总有一天会发现,我们国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到那时候回头反省,就为时已晚了。”

   “生活水平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

  钱永刚今年曾经去过一趟上海,参观了制造国产大飞机的厂子。回来后,他将所见所闻告诉父亲。

  “我那次去上海,参观飞机总装厂,一看发动机是买外国的。一听我说这个,他就笑了。我明白,他这一笑的含义――中国自己设计的大飞机将来能升空,是好事,总比买纯外国的好。但是不带劲,发动机还要买外国的。”钱永刚告诉父亲,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先把飞机飞上去,一方面国内有人在研制飞机发动机,关键是尽快让国产货实用。

  钱学森问儿子,飞机发动机是放在翅膀底下,还是机身里头?有几个?“这都是行话。”钱永刚颇为感慨地说。

  略微停顿,他接着说:“说起这种事,父亲都很关注。”

  直至晚年的最后岁月,钱学森的心中仍然对自主创新寄予厚望。钱永刚继续述说钱学森的晚年岁月:“汽车广告,一看,都是外国汽车,他就说,泄气泄气。我说中国汽车也是‘外国心’。他说这些人怎么……听到这,他就不高兴了,说,人都干什么去了?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

  “往前看吧”

  已近百岁之龄,钱学森的记忆力已大不如前。

  “老年人一说,容易说早年的事情。毕竟岁数大了,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海阔天空。他说,你看我一回来,毛主席重用我,周总理对我重视,聂帅也很信任,给我很大的权力,让我来做中国的导弹……”

  对老师们的培养和教诲,直至人生的最后岁月,钱学森仍然铭记在心。钱永刚说,“父亲比较爱回忆中学和读研究生时期的事。他常说,要谢谢老师们尤其是冯·卡门教授,是他教了自己很多本领,所以一生能为国家做些事。”

  “他有时候问,现在中国有没有年轻一点、像我这样有名的科学家?我说,恐怕现在还没有,有一些有名望的,但是和您那个时候比,还差一些。他就说,往前看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