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伏兆
李水清
为了详细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几年前我就曾经在一个阳光亮丽的早晨和一个晚霞绚烂的黄昏,在北京西郊的金沟河与北京市区的西四环那两幢都很不显眼的小楼里,采访了两位江西籍的老将军。一位是已故原铁道兵政治委员旷伏兆,一位是已故原第二炮兵司令员李水清。
旷伏兆老将军是江西省永新县人。他1929年参加革命,曾任乡工会委员、县模范团大队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指导员、新兵营长、独立团政委、县委书记、副支队长、军分区政委、旅政委、地委书记、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委、国家地质部副部长、空军副政委、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李水清老将军是江西省吉水县人。他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宣传员、宣传队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旅副政委、旅政委、师长、副军长、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国家一机部部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这两位江西“老表”身材均不高,且当时都已年过八旬,但他们接受采访时都精神矍烁,思维敏捷,同笔者谈到许多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都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在谈话中,旷伏兆和李水清两位老将军最引为自豪的事件之一,无疑是建国伊始,他们一位任军政委、一位任师长时,曾亲率67军199师,作为全军唯一的建制师全体参加了开国大典,阔步走过天安门前,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检阅。
解放战争末期,由彭德怀、徐向前指挥的著名的太原战役结束后,整个67军直奔大同,准备防止龟缩在大同的敌军往归绥方向逃窜,并协助北岳区的部队攻城。但到了那里,大同已经被我军打下了。于是,他们便驻防在宣化练兵。然而只休整了三天,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一个命令,又使他们紧急前往秦皇岛,担负防止美军从渤海湾登陆的任务。
当时,67军的军部驻在唐山,199师的师部驻在塘沽。
这两个地方都地处渤海之滨,颇似一块被海浪拥上滩头的海蛰皮。它的临海地区堪称空旷,稍往里去则山峦渐起,绵延几十公里,确有龙蛇虎踞的险要态势……
当时,整个67军没有一点家底,连请国民党起义军官吃顿饭的钱都拿不出来。简陋的营房,由于屋顶极薄,夏天热不可当,冬天又寒冷异常。从军师首长到普通战士,都是一样的黄布军装,粗白布袜子,千层底布鞋。到处都是黝黑黝黑的面孔,到处都是专注警惕的眼睛,陪伴他们的是一支支闪着烤蓝幽光的钢枪、一柄柄寒光灼灼的刺刀……
大海铺开蓝缎子一样闪光的地毯,伸出柔浪的双臂,随时准备迎接弄潮儿的来临。
在海边,只要出了房门,海湾的天光水色就尽显眼底:晴天,碧蓝碧蓝的海水似一匹锦缎,在和风吹拂下微微抖动,阳光照出点点金光,像无数碎玉在跳跃闪烁。海鸥斜着身子,舒展的翅膀蘸着霞光,在天空中划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像海面上投下奇特的影子……远处还可见到航标点点,货轮游曳。而有时云层压得很低,海水特别汹涌,海浪一排排地朝岸边袭来,海风夹着一股股鱼腥味。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暴风雨会伴着狂风倾盆而下,整个海滩上雨蒙蒙的一片,十米以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这时,海涛声非常沉重,海的颜色似乎比满天的乌云还像浓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