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 阅读提示 >> 从尼克松到奥巴马:历次会晤
曾联松,让我读懂五星红旗
发布时间: 2009-10-19    作者:王兴东    来源:光明日报 2009-10-17
  字体:(     ) 关闭窗口
六十年前的七月,一则启示震动了世界!

  由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委会向全国发出的公开征集国旗、国歌、国徽的启示,向世人宣告一个崭新的国家就要诞生了!如此大规模公开地征集国旗、国歌、国徽的举措,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在世界上也是首创!

  纵观世界各国的国旗产生,大都由国王皇室或总统直接圈定。然

而新中国征集国旗的民主之举,拨动了亿万中国人爱国之情。中选的图案是上海的来稿,设计者是曾联松。

  在上海狭窄的阁楼上,在晨光中,在星夜间,一位获得民主自由的公民用彩笔勾勒着祖国的未来……

  十年前,我因为创作电影《共和国之旗》,有幸采访了曾联松先生。当我在上海市山阴路145弄找到曾联松先生,知道他不是大画家也不是文化名人,一位普通的公民住在一幢非常普通的老式居民楼三层两间房内,怎么来证明五星红旗就是眼前这位长者设计的呢?

  1949年曾联松32岁,在上海一家现代经济通讯社里当秘书,看到新政治协商会议发表征集国旗图案的启示,决意参加应征。他老伴项佩瑜告诉我说:“那时上海刚解放不久,夏天很热,他晚上就钻到阁楼上写写画画,我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也不对我们说,每天早晨我从阁楼上都扫出一堆剪得很乱的蜡光纸,有红色的,黄色的,在阁楼上搞了一个多月,也不知他忙什么?他这个人不愿吭声,埋头干事。直到后来中央来了信,证明了国旗是他搞的,我才知道那些日子他在阁楼上画国旗呀!”

  我见到当年借给曾联松圆规画图案的何仲辚先生,他说:“有一天,曾老师找我借圆规。我很奇怪,一追问,他说要设计国旗,我们觉得他太天真了,一国之旗怎么会由小百姓来画呢!可是,他这个人办事认真是出了名的,想办的事情十头老牛拉不回的。真没白费功夫,做梦也想不到这国旗真就采用了他的设计。”

  他的好友张公度向我介绍:“我看过曾先生画过一个图案,五颗星就像领带一样排列的,右下头是大星一直到左上端渐为小星的,斜穿整个画面。当时我给他泼了冷水,国旗不同一般招牌,也不同文章投稿,共产党打的天下,还由你来画国旗?早就设定好了。”

  我在中央档案馆查到了曾联松投稿时的设计阐述:“我首先着眼于政权特征,要把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大救星,广大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这个意思在国旗上表现出来。为此,我设计以红色象征着革命;以一颗内含镰刀斧头的大五角星象征共产党;以四颗小星代表广大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每一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大星引导在前,小星环拱于后,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五星结构象征政权特征的考虑定下之后,接着思考如何表达中国特征。为简洁起见,力求寓意于五星之中。我将五星结体排成椭圆形,像海棠之叶,寓表疆土版图;星呈黄色象征黄色人种。构思至此,我开始得意起来。最后设计五星在旗面上的位置。我剪好大小五颗星,在旗面上安排各种布局,注意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当安排在左上方时,顿感全局豁然开朗,眼前星辰金碧辉煌,神州河山辽阔,凝视着这个图案,我感觉庄严而显华丽,简明而具气势,顿时兴奋得手舞足蹈……”

  从这些烘干并提炼过的创作激情中,并不难想象到曾联松当年胸中迸发着熔岩般的对新中国的热情。他不会忘记印着日本膏药旗的飞机轰炸家乡逼他逃难的惨状;他不会忘记青天白日旗下国民党祸国殃民的情景;他最感动的是解放军打进上海不入民宅露宿街头的情景。在那阁楼上,在那晨光中,在那星夜间,一个获得民主自由的上海公民用自己的彩笔在勾勒着祖国的未来,一位中国的知识分子用剪刀在剪辑着美好憧憬……

  “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业已采用”,这19个字,足够一个人自豪一生

  当我仰望着国旗,看轻风将那五颗金星舒展在蔚蓝的天空上,那是人民政协多么火红的一页记载,那是人民当家作主辉煌的历史索引……

  肩负着全国人民的重托,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在2992幅国旗应征图稿和1920面做好的旗帜中,经评委会精选出38幅图案,这里有朱德、郭沫若、吴玉章、艾青、梁思成等著名人士设计的图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把这38幅编成一册,提交全体代表讨论,每幅图案编号并附有解释词,但不写明作者姓名,避免因人选图的偏见。曾联松的五星红旗图案编为“复字32号”。

  当多数代表同意一颗红星下一条黄杠(代表黄河)的红旗图案时,张治中找到毛泽东说:“我反对这个图案,红地国旗代表国家和革命的,中间这一杠,不就变成分裂国家和革命了吗?一杠子也代表不了黄河,老百姓会联想到一根棍子,像孙猴子的金箍棒。”

  在分组讨论中,各抒己见,为了更好地民主协商,毛泽东、周恩来在9月25日晚8点在中南海丰泽园请郭沫若、黄炎培、沈雁冰等18位代表召开国旗、国歌的座谈会,以梁思成等几位代表力推复字32号。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毛泽东指着五星红旗的图案解释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这样,五星红旗的图案在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表决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曾联松根本无法知道选旗中的复杂过程,当开国大典升起了五星红旗时,他又激动又惊诧,激动的是这个图案与他设计的几乎一样,惊诧的是只有大星中的镰刀斧头被删掉了,这个图案是不是采用了自己设计的?可谁也没有通知他。

  1950年9月他因公赴京开会,会议期间全国政协派人找到了他,了解国旗设计的一些情况。几天后,他收到了新中国建国一周年的观礼请柬,参加天安门观礼回家后,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的信文:“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500万元,分别交邮局及人民银行寄上,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并致深切敬意,收到后希即见复。”

  这是一件珍贵无比的用稿通知,举世无双,所以老人保存至今。“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业已采用”,就这19个字,足够一个人自豪一生的了。从通知中可以看到中央人民政府对于一个公民给予国家的信任饱含着深切的敬意。我对曾联松油然心生敬慕之情,一国之旗出自于一个平民之手,这奇迹是曾联松爱国之情的结果。

  曾联松的儿子曾一冲告诉我,当时500万奖金折合现在人民币500元,给妈妈买了一块瑞士手表,余下的钱都买粮食了。至于镰刀斧头被删掉的细节,是负责国旗国歌筹备会第六小组贡献智慧的结果,在讨论原稿时就主张删掉,使图案更简洁,其他部分未作任何修改。

  我想起了法国大革命领袖之一的丹东称国旗是“人民主权之花”,我们的五星红旗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正是因为由公民自己设计的,是属于人民的旗帜,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真正的人民主权之花傲然开放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的生命之火熄了,然而他对国旗之爱的热火在我心中越燃越雄,这情感被拷贝在电影《共和国之旗》之中

  当我仰望着国旗,赞美着国旗,看那轻风将那五颗金星舒展在蔚蓝的天空上,那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象征,六十年的风雨洗礼,旗色未改,五星不变……

  从毛泽东开国大典第一次升旗,到邓小平率团参加联合国大会而高挂起五星红旗,从江泽民踏上香港、澳门土地上升起五星红旗,到胡锦涛宣布北京奥运会开幕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六十年过去,这面代表中国主权和尊严的旗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历程,国旗的历史就是国家昌盛不受外辱的历史。

  曾联松从设计国旗,投稿参选,到选定国旗,更坚信对共产党的信仰。他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38年在重庆就加入了党组织,后来国民党搞白色恐怖,由于与组织失去联系,他脱党了。因脱党的历史问题,文化大革命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直到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提到要搞爱国主义教育,他才被媒体介绍出来,而且他还当选了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常委,1985年已经68岁的曾联松重新加入共产党,那一年他已经要离休了,流着泪对党支部的同志说:“我总算叶落归根了。”

  我采访曾联松先生他已是轻度脑血栓,还记得他最后用手颤微微地指着墙上的地图那个下角的方向,冲着我流出笑意。我明白,他希望看到五星红旗插到那方中国人民珍爱的宝岛上。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完了82年人生里程。他的生命之火熄了,然而他对国旗之爱的热火在我心中越燃越雄,这情感被拷贝在电影《共和国之旗》之中,通过一方方银幕播撒在多少热爱国旗者的心田里。

  曾联松先生使我读懂了五星红旗,在美国纽约东河畔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上,190多面图案色彩不同的国旗在飘扬,展示世界各国不同的精神与气度。我们的国旗,一星居中,四星环绕,一望而生人民团结国家繁荣的自豪感,这是我们老百姓自己设计的,这是中国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结果,五星红旗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公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五星红旗在地球上飘扬六十年了,展示着中国人民最美丽最自豪的笑容,国家伟大,国旗才伟大,读懂国旗才能理解国旗,理解国旗才更爱我们的国家!

   王兴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共和国之旗》、《建国大业》编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