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泽民主席接见并嘉奖“两弹一星”功臣后,到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找吴自良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突如其来的热闹让这位惯于安静冷清的中科院院士、物理冶金学家很不习惯。
82岁的吴自良,早年曾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留学,获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他于1950年舍弃优厚的科研待遇辗转回国,先后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副所长。
1960年,正是中苏关系趋于冷淡之时,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重重难题。研制铀分离膜———提炼浓缩铀的“心脏”,即是其中之一。这一任务落到了冶金所。领任务时,当时的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所所长钱三强指示:“有人预言没有外援,中国的核工业将成为一堆废铜烂铁,更不用说造原子弹了。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制造用来生产浓缩铀-235的分离元件。”
50多名专家、科研人员汇聚冶金所,组成第10研究室,由吴自良任室主任,集中攻关。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吃住皆差,连春节、国庆都难见荤腥。负责项目的吴自良觉得内疚。然而,谁也顾不上这点。整整4年国庆节,吴自良没有离开过实验室。1963年,刘少奇、恩来等到上海,特地来听他们的工作报告。二机部月月来人,表示了急切的关注。这一年底,冶金所满怀喜悦报告:“‘心脏’被攻克,能在中等规模的工厂批量生产,造价仅为原来估算的黄金价格的1%!”
1964年10月16日,内心暗暗怀着企盼、已着手新研究的吴自良从报上获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激动万分。那遥远的“礼炮”声里,有着一份中国人的自豪与一位科学家的幸福。虽然,这份自豪与幸福,他无从对人说起,甚至包括自己的家人。至今,讲起那一时刻,老科学家的声音仍有些颤抖。(作者:姜泓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