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长廊 >> 时代英模 >> 英模事迹
援藏故事:“米面油”书记来了!
发布时间: 2010-01-12    作者:林如萱    来源:新华网 2010-01-12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1995年全国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以来,共有18个省市、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17家中央企业承担了援藏任务,先后选派五批共3747名干部进藏工作。在国家计划之外,军队医疗、新闻媒体、教育和旅游等系统也派出干部援藏。多年来,这些援藏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与长期在西藏工作的藏族和各族干部群众一起,为西藏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集中展示援藏干部的风采,新华社组织播发系列“援藏故事”,以便让广大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援藏工作。     

  当几辆卡车和一辆白色轿车在漫天的烟尘中抵达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达雄乡达瓦村时,村民们不顾高原刺骨的寒风涌出家门,因为他们都知道,是“米面油”书记来了!

   刘道新便是大家口中的“米面油”书记,因为每次下乡他总不忘带去自费购买的大米、面粉和清油等生活用品,发给那些最贫困的家庭。似乎不这样,他就无法正视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

  2007年7月30日,刘道新来到措勤县任县委书记,开始了他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三批援藏干部的高原实践。措勤县城海拔高达4700米,是阿里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县,2003年开始由国家电网公司对口支援。

  “措勤县有4个乡、1个镇、21个自然村,共计2866户人家。”刘道新对这些数字非常清楚,他同样清楚的是,每个乡镇有几户A类贫困户,即家里没有牲畜、不具备自主脱贫能力、生活完全靠政府救济的老百姓。

  “他们没有牛羊,在牧区就相当于一无所有。”刘道新说,正是这样的现实促使他产生了给这些贫苦百姓送米、面、油的想法。

  迄今为止,刘道新已与国家电网公司的另外两位援藏干部为此花费了3万多元。这些钱与国家电网公司在措勤县投入的几千万元项目资金相比微不足道,但是对部分藏族百姓却意义重大。

  在当地藏族百姓心中,“米面油”书记不仅仅是一种称谓,更反映了他们对刘道新及其所代表的一批援藏干部的朴实情谊;而对刘道新来说,这个称呼是他终生最值得骄傲的“封号”。

  除了米、面、油,刘道新的卡车上很多时候还装了毯子和被子。在达瓦村,一个家徒四壁的土房子和两位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再次触动了刘道新的脆弱神经。几天后,一辆载满毯子和被子的卡车又在雪山之间穿梭,陆续把过冬御寒物品送到这些贫困户的家里。

  可贵的是,刘道新的帮助并不止于“授人以鱼”,他坚持“授人以渔”,努力让当地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致富。

  经过讨论,刘道新提出了“租借母畜回收子畜”的方式,由县里集中购置母畜,将母畜无偿租借给没有生产资料的贫困户,定期回购子畜,使这一部分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这一方式目前正在措勤县曲洛乡试点,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刘道新常说,一个人的一生哪怕只做了一件事,只要是真正为百姓带来切身利益的,这样的一生就是有价值的,是无愧于心的。

    1. 一名援藏干部的高原情
    2. 做党放心人民满意的 援藏干部人才
    3. —关于加强和改进选拔援藏干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4. 难忘的援藏经历 不忘的殷切期望
    5. 张宇 一个传承陕西精神的援藏干部
    6. 实施精准援藏 提高援藏实效
    7. 融入,新闻才有生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