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长廊 >> 时代英模 >> 时代英模榜
赖宁
发布时间: 2009-06-12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6-12
  字体:(     ) 关闭窗口

  

  赖宁(1973-1988),男,石棉中学学生,革命烈士,四川石棉县人。

  赖宁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14岁。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11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31日,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授予他“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在开展“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评选中他名列第一。

20多年过去了,他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永远是那副羸弱的身材,略带书生气的脸孔和那双似乎永不停止探索未知世界的眼睛。他就是21年前,勇敢扑救山火牺牲的小英雄——赖宁。 20099,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赖宁1973年出生在四川雅安市石棉县,这里被高山环抱,作为大山深处的孩子,大山就是他们的游乐场。儿时的赖宁喜欢探险,山上的石头、野花、小动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对象。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会放进一把榔头,遇到奇异的石头,就会敲敲打打,他说“将来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

  读书时期,在赖宁的倡议下,几个玩伴组成了“金龙探险队”,经常都会去山上探险寻宝,赖宁就是他们的“头儿”。赖宁儿时的伙伴李林洲说:“赖宁课余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看。所以山上很多石头,他都认识,还带回来给同学看。”由于石棉是火险区,每当发生山火,他们“金龙探险队”的队员都会主动上山去帮助大人灭火。

  1988 年3 月13 日,是赖宁亲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天下午3点左右,山上突然起火,县城周边的森林、卫星接收站和油库都面临巨大危险。赖宁得知火情后,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就和生病在家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一下楼,赖宁就飞快地直奔火场,伙伴们也随后赶到,大家就在现场找了一些松枝灭火,但火势非常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只能一次次地冲向火海。当工作人员发现有学生救火时,立即要他们停止救火,并派出车辆将他们运送下山。但赖宁和伙伴趁人不备跳下车,又去灭火。大火越来越猛,逐渐将伙伴们冲散了。

  在众人的努力下,火被扑灭了,但当人们第二天上午发现赖宁时,赖宁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那一年,赖宁永远留在了14岁。因为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勇敢救火的事迹,1989年,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在赖宁母亲的家里,母亲黄和2很小心地拿出了珍藏了20多年的赖宁读书时的作业本。翻开一张张已经泛黄的扉页,不管是作文、英语,还是美术,赖宁几乎都能拿到A、98分的优异成绩。

  赖宁小时读过的小人书、小说都被母亲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从《马可波罗历险记》《隋唐演义》,到古龙的《玉娇龙》,以及关于地质、化学方面的专业书籍,都曾是赖宁喜爱的课外读物。在赖宁当时的作文《我的小传》中,他这样写道:“1980年9月1日我跨进农场小学的大门后,陋习有所收敛。我认真地学习,识了不少字,从此迷上了书,书籍使我大开眼界,但也使我的视力从1.5降到了0.3。我戴上了眼镜。”

  作为英雄故里——四川省石棉县,目前处处都可见赖宁的痕迹。在母校石棉中学,还保留着赖宁的塑像;在县城的“赖宁广场”上,赖宁塑像就矗立在山脚下,永远注目着这座他热爱的大山,也同样感受着当代学生的快乐生活;在烈士陵园,赖宁长眠于此。

(摘编自:新华社、光明网、文明网

  相关书籍:

  1、《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与今天》  学习出版社

  2、《“脊梁”礼赞共和国群英谱》      上海文艺出版社

  3、《英雄少年赖宁》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4、《社会主义英雄谱》           辽宁人民出版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