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长廊 >> 时代英模 >> 时代英模榜
蒋筑英
发布时间: 2009-06-12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6-12
  字体:(     ) 关闭窗口

  

  蒋筑英(1938—1982),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1956年考取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报考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为我国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教授的研究生。后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代主任。

  蒋筑英是我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他在科研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1965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光学检测实验室。以后又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和镀膜要求,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他撰写的《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对中国的电影电视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是光学传递函数的计算、装置、测试以及编制程序、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他对待同志、荣誉和个人利益有着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他掌握英、德、法、俄、日5门外语,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但从不据为己有。他帮助同事一遍又一遍修改论文,发表时却不让署他的名字;他和别人共同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光学界的重视,被邀请出席学术会议作报告时,他让合作的同事去,把荣誉让给别人;研究所评职称、分房子、提工资,他多次主动让给别人。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期间,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逝世,年仅44岁。他被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2年6月15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年仅43岁的蒋筑英在出差外地工作时,因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他的追悼会原计划500人参加,结果去了1000多人,礼堂都挤不下了。

  蒋筑英1939年出生在杭州一个职员家庭。195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北大期间,他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5门外语。1962年大学毕业前夕,他写信说服了母亲。毕业后到了长春光机所,成为著名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研究生,并选定了光学传递函数这一开创性研究课题。

  上世纪60年代初,光学传递函数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属空白,要想攻关,需克服重重困难。1965年,年仅26岁的蒋筑英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此后,他又在光学传递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成果,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编写了《彩色电视变焦距镜头技术标准方法》,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及镀膜要求。在颜色光学方面,蒋筑英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其中《显像基色坐标变动对彩色电视复现的影响》一文,被列为国内确定荧光粉色度值标准的参考文献之一。蒋筑英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之后,还撰写了《关于摄影物镜光谱透过率》。这一论著对我国电影、电视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他的研究成果使X光射线的检测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彩色电视的复原技术十分落后,导致颜色失真。蒋筑英与导师王大珩一起攻关,提出了彩色复原质量问题的新方案,最后攻克了这一技术难关,使人们得以看到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的彩色电视。

  蒋筑英乐于助人,他常说:“我就是一块铺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铺路工作,为祖国的科技现代化,为更多的年轻科技人员攀登高峰创造条件。”他办公室的门常常是敞开的,同志们遇到困难都愿意找他帮助解决,就是因为他是个有求必应的人。蒋筑英曾被任命为所里一个项目组的组长,由于当时组内很多人的外语水平都不高,他就主动承担了项目资料的翻译工作,翻译完了他再送给有关的同志看。他成了所里难得的“义务资料员”。

  1979年,所里派蒋筑英去联邦德国进修。在国外期间他省吃俭用,回国时用节省下来的外汇给所里买了一台英文打字机、一部录音机、19台电子计算器和一些光学器材部件。剩下的外汇他全部交回所里。

  1982年6月13日,蒋筑英飞往成都出差,到达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当晚一直工作到11点半时才休息。次日上午,他乘公共汽车并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南光机器厂进行测试,一直工作到深夜。当晚11点多,蒋筑英因腹痛难忍被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他长期积劳成疾,患有化脓性胆管炎、败血病、急性肺水肿等多种疾病。因抢救无效,蒋筑英于6月15日去世。

  蒋筑英的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长春光机所原所长李光认为,可以用8个字形容:爱国、奉献、拼搏、协作。蒋筑英的精神为什么会传颂到全国各地?著名科学家王家骐认为,蒋筑英的所有事迹都反映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他身上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20099,蒋筑英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稿件来源:新华社、光明网)

 相关书籍:

  1、《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的建设者》    中共党史出版社

  2、《追寻永恒—共和国英模的昨天和今天》  学习出版社

  3、《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学习出版社

  4、《中国职工劳模列传》         工人出版社

  5、《“脊梁”礼赞共和国群英谱》     上海文艺出版社

  影视资料:

  1、《蒋筑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