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地方概览
黑龙江
发布时间: 2009-08-13    作者:    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09-08-13
  字体:(     ) 关闭窗口

黑龙江省,系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黑龙江省现辖12个市,1个地区,县级市18个,45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4个地辖市,459个镇,11个民族镇,379个乡,58个民族乡。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  貌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  地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3958.3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69%。建设用地155.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未利用地615.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01%。

 

农用地中:耕地ll98.95万公顷,占农用地的30.29%;园地6万公顷,占0.16%;林地2443.01万公顷,占61.72%;牧草地433.3万公顷,占10.9%;其他农用地94.2万公顷,占2.38%。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20.15万公顷,占77.12%;交通运输用地l3.97万公顷,占8.97%;水利设施用地21.64万公顷,占13.89%。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43.23万公顷,占72.01%;其他土地l72.27万公顷,占27.99%。与2006年相比,2007年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有所增加,牧草地、园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31公顷(合4.6亩/人),与2006年相比,2007年耕地面积继续呈小幅增加趋势。

气  候

黑龙江省属温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漫长,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 -4℃之间,从东南向西北平均每高一个纬度,年平均气温约低1℃,嫩江至伊春一线为0℃等值线。全省≥10℃的积温在2000℃~3000℃。全省无霜期在100-160天,大部分地区的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结束。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400-650毫米。中部山区最多,东部次之,西部和北部最少。5-9月生长季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量的80%-90%。全省湿润系数在0.7-1.3之间,西南部地区低于0.7,属半干旱地区。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6×108~ 50×108焦耳/平方米之间。其中,5-9月的太阳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4%-60%。全省日照时数在2300-2800小时,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量的44%-48%。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各地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风力≥3米/秒的时数在松嫩平原、松花江干流谷地和三江平原为4000-5000小时,主要出现在3-6月和10-11月。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1187.1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2006年草原改良建设14.7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

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产达133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有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71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7年,全省原油产量4169.8万吨,原煤产量7997.1万吨,天然气 25.5亿立方米。其中,东部煤电化基地被国家列为全国7个煤化工基地之一。除此之外,电力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力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截止2007年底,省内有大小电站212个,装机总容量1519万千瓦,2007年全省发电量达681.5亿千瓦时。

动植物
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水曲柳、黄檗、胡桃秋等10种。陆生野生动物476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7种,如东北虎、丹顶鹤等,有黑熊、白枕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6种。

湿地资源:
天然湿地43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18%。具体分布在三江平原156万公顷、松嫩平原78万公顷、大兴安岭85万公顷、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区115万公顷。按照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河流湿地46万公顷、湖泊湿地43万公顷、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332万公顷、库塘13万公顷。目前全省拥有扎龙、洪河、兴凯湖和三江四块国际重要湿地。

水资源
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大小湖泊640个、在册水库630座,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四季分明,文化厚重,物产丰富。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把黑龙江旅游形象定位为:黑龙江—中国旅游COOL(酷)省。这是黑龙江凉爽怡人的气候,独特神奇的生态旅游资源,时尚浪漫的旅游产品和独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的高度概括。具体解读为:“黑龙江——春季活力世界,夏季清凉世界,秋季多彩世界,冬季冰雪世界”。

黑龙江省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进行了旅游资源普查,获得了60种基本类型的1,361处旅游资源实体资料,占该规范所列的68种基本类型的88.24%,已经超过了60%全国省级旅游资源丰富的指标线。一是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降雪期达4个多月,坡向、坡度适宜,海拔1000米左右的可建大中型滑雪场的资源点近100处,冰雕、雪塑、冬泳、冬钓资源也十分丰富;二是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等林区,森林覆盖率达42.9%,居全国第一,可开发系列森林旅游产品;三是江河湖泊网络四布。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牡丹江、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连环湖、扎龙、莲花湖等,极具开发价值;四是湿地类型多、面积大。三江平原湿地达200万公顷,松嫩平原湿地达123万公顷,目前保护完整的湿地原始点落超过20万公顷的有迎春湿地和扎龙湿地,超过10万公顷的有兴凯湖和镜泊湖湿地,最小的原始湿地也有871公顷。湿地为冷湿环境重要组成部分,最具生态原始品质和生物多样性;五是西部和东部草原辽阔。草原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1.2%,达7600万亩,属全国拥有大草原的10个省份之一,草种1000多种,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几大山系与平原交汇处,具有放牧、观光价值;六是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富集。全省耕地辽阔、畜牧业较为发达,有洪河农场等现代化大农场,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七是野生动植物区系繁多。动物中,陆栖脊椎动物482种、两栖类13种、水栖类22科近百种。共有高等植物183科737属2400多种,植被类型多样,为难得的旅游资源;八是历史人文资源特征明显。古生物化石出土点88处,远古人类遗址12处,唐代渤海国、辽代、金代、清代“龙兴之地”遗址丰富,还有现代历史纪念地近50处,另有自古以来士人流入的文化遗产;九是民族文化风情浓郁。黑龙江为满族世居之地,还有赫哲、鄂伦春、达斡尔等北方少数民族,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十是对俄边境旅游拥有优势。全省沿边共有35个市、县对俄开放,有20多个对俄开放一类客货口岸;十一是城市观光富有特色。哈尔滨的欧亚大陆风情、大庆石油文化、伊春林都风貌和黑河、绥芬河等边境旅游城市等颇具魅力。加之我省是粮、木、油、煤、畜牧等生产基地和重工、军工地区,与国内其他省、区、市对比鲜明,形成独特旅游资源和产品差异。

黑龙江省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旅行社457家(其中国际社75家),星级饭店280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36家、三星级113家),国家A级景区151家(其中五A级1家、四A级17家、三A级68家), S级滑雪场27家,达标漂流场所12家,国家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2个,旅游星级家庭旅馆61家。

环境和问题

黑龙江省是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之一。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2007年,省辖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分别较2006年下降7.1%、10%和14.1%。湖泊、水库状况较好,各水期均以三类水质为主,全省河流水质状况总体为轻度污染,松花江干流水质在我国七大流域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省辖13个城市中9个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达标,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全部达标。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06%。环境介质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处于正常水平,电磁辐射水平符合我国电磁辐射防护有关标准限值的规定。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186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33个,总面积590余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12.6%。生态示范区32个,其中,国家级21个,省级1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总面积达964.04万公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个。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7年末全省人口出生率7.88‰,死亡率5.39‰。年末全省总人口3824万人。

人口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2.49‰。

民族及人口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共有54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94.98%;各少数民族人口185万人,占5.02%。黑龙江省建有l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其中满族乡(镇)24个、朝鲜族乡(镇)19个、蒙古族乡(镇)6个,达斡尔族乡3个、鄂伦春族乡5个、鄂温克族乡1个、赫哲族乡3个、联合民族乡(镇)8个。全省还认定少数民族聚居村680个。2007年,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4.2人。

文化程度



2007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招生1.5125万人,比上年增长1.76%;在学研究生4.6109 万人,增长8.03%;毕业生1.1679万人,增长28.85%。普通高校68所(不含独立学院9所),招生19.5766万人,增长8.53%;在校生63.49万人,增长8.70%;毕业生 14.8883万人,增长15.0%。成人高等学校招生1.4683万人,在校生3.3786万人,毕业生1.2227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66所(不含技校),招生4.0903万人,在校生10.5562万人,毕业生1.9317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5.3005万人。普通中学2414所,招生59.5430万人,在校生206.9909万人,毕业生66.9849万人。职业高中191所,招生5.6571万人,在校生13.6129万人,毕业生3.0851万人;职业初中6所,招生0.0366万人,在校生0.1472万人,毕业生0.1229万人。小学8738所,招生34.0170万人,在校生204.0767万人,毕业生39.863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783人,在校生635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2.6913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08.8614万人次。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7年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70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人均GDP

2007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18478元,增长11.9%。

工业

2007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GDP比重47.1%。

农业

2007年粮食生产又获大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82.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8%;粮食总产量3965.5万吨,增长4.9%,是历史上第二高产年,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两增两减”:水稻产量1658.5万吨,增长21.9%、玉米1568.5万吨,增长7.9%;小麦77万吨,下降17.2%、大豆491.0万吨,下降24.8%。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烤烟产量6.9万吨,增长23.2%;甜菜237.2万吨,增长15.7%;水果51.8万吨,增长9.8%;蔬菜1058.5万吨,下降6.8%;油料50.1万吨,下降20.6%;亚麻15.4万吨,下降24.9%。

外贸状况

2007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72.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

财政收入

2007年全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地方财政支出13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0%。

商业与人民生活

200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幅提高3.2个百分点。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5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32元,比上年增加580元(现价计算),增长16.3%(现价计算)。2007年年末全省有826.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464.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767.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234.4万人。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全省有14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9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3134个贫困村(含28个人口较少民族村),373万贫困人口。实施了“一次规划、两年实施、逐村验收、分批推进”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到2007年底,全省共完成了1634个贫困村和19个人口较少民族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已帮助125万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扶贫开发工作开局良好,整村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拓宽了增收渠道,贫困户收入大幅度增加。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贫困群众收入呈现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实施扶贫项目的贫困村的农民人均收入由2001年的1105元增加到2007年的1997元,增长了80.7%。二是改善了道路条件,解决了行路难。共完成村级道路4418.2公里、桥涵6994座,基本实现了晴雨通车,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三是提高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购置大型拖拉机和收割机949台、配套农具1032台,打抗旱井6715眼,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1415项,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业水平,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四是解决了人畜饮水难。打人畜饮水井2038眼,使 6536个自然屯群众喝上了符合饮用标准的自来水,减少了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的发生。五是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实现了每村都有卫生所和必要的医疗设备,使群众小病不出村,基本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六是加强了畜牧服务体系建设。各村都建设了村级畜牧技术服务站,配置了相应设备,为贫困群众发展畜牧业提供了防疫、改良、治病等服务。七是改善了贫困户电视接收条件。为34.1万贫困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由10%提高到87.4%,接收电视节目由2套增加到10套以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掌握农村政策、了解改革开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学习各类知识创造了条件。八是解决了贫困户学生入学难。新建和维修学校253所,添置了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免收了贫困村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减免了课本费;对寄宿生给予生活补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普九”教育目标。据省农调队对500个贫困村百名“村官”和180个贫困户的问卷调查,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整村推进选择扶贫对象、扶贫到户项目、公益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和基层干部工作、技术培训和生产服务五个方面满意度分别达到100%、96.7%、82%、90%和97%,表明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满意的。目前正在实施的750个贫困村,计划在2008-2009年实施完成,余下的750个贫困村,计划在2010-2011年实施完成。

支柱产业

黑龙江省有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2007年末实现工业总产值5482.0亿元。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6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28.87亿元,增长22.1%。



电 讯



广播 电视

截止2007年末,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5%。有线电视用户507.5万户。

电  话

2007年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112.2万户,增长2.8%;移动电话用户1449.2万户,增长14.4%。全省电话普及率为67.1%,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络用户299.0万户,宽带接入户209.2万户,增长18.8%。



交 通



铁  路

哈尔滨铁路局位于全国路网东北端。管辖线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兼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营业里程6575.6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4840.1公里。通过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口岸和位居第三位的绥芬河口岸,分别与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和远东铁路接轨。近年来,哈尔滨铁路局认真贯彻落实铁道部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以及建设和谐铁路的战略部署和要求,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把安全作为稳局之基,把质量作为立局之本,把创新作为强局之策,把发展作为兴局之源,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运输效益稳步增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面对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通过大规模增加投入和建设改造,千方百计地提高运能和增加运力,截止2007年末,全局共配属机车1086台,配属客车3310辆,开行客车152.5对。口岸运输通道及主要煤运通道最高牵引定数已分别达到10000吨和6500吨。2007年黑龙江省境内完成货物发送量15809万吨,同比增长3.7%;完成旅客发送量9383万人,同比增长7.8%;完成换算周转量1155.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1%。

公  路

2007年,公路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89.9亿吨公里,比2006年增长2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313.9亿人公里,比2006年增长15%。2007年,公路总里程140909公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达到249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9940公里。98%的乡镇和68.2%的行政村通公路。

水  路

黑龙江水系是全国三大通航水系之一,主要通航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四大干流和第二松花江、额尔古纳河、呼兰河等支流及镜泊湖、兴凯湖等,总通航里程7570公里,沟通中国东北地区9市55个县(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江海联运航线可直达日韩等国及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具有发展 水运的良好条件。

1.航道。黑龙江省内通航里程5528公里,航道维护里程4295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1924公里,四级航道l 213公里;中俄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阿察河、兴凯湖)航道维护里程2385公里。全省航道(航标)建设、管理、维护和测量、勘界等任务主要由黑龙江省航道局及所属佳木斯、黑河分局承担,现有挖泥船、航标船、测量艇等各类航道工程船舶l75艘。

2.港口。全省现有码头泊位166个(不含自然码头泊位),港口经营企业166家,年货物综合通过能力1514万吨、旅客通过能力317万人。其中,哈尔滨、佳木斯两港被交通部列为主要港口,黑河、同江是重要外贸港口。自1986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省内相继对外开放哈尔滨、佳木斯、黑河、同江、抚远、漠河、呼玛、奇克、嘉荫、名山、饶河、孙吴、富锦、绥滨、悦来等15个港口,水运开放口岸数是中国内河最多的省份,是黑龙江省扩大对俄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3.船舶运输。全省现有各类船舶1466艘,总功率12.6万千瓦、1.99万客位、净载重吨位25.8万载重吨位,年运输能力24亿吨公里。全省现有水运企业697家,其中船舶运输企业531家,修造船企业12家。货运船舶吨位较大,专业运输船舶以1000吨、600吨级驳船为主,驳船平均载重量591吨,远高于全国内河平均水平;船型标准化程度较高,货运船舶以推驳船队为主,分节驳占驳船总量60%左右;客运船舶形成了以水翼艇、气垫船高速客运为主,以普通客船为辅的格局。黑龙江水运担负着对俄贸易,沿江煤、木、粮、油大宗货物及江海联运等任务,在全省经济发展、支援边疆建设、扩大对俄开放、运送国际物资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7年,水运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3.6亿吨公里,比2006年减少36.2%;水运完成旅客周转量3246万人公里,比2006年增长0.09%。

民  航

省内现有航空线路13条,其中有国内航线9条,国际航线4条。省内现有各类机场51个,其中,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和漠河等6个民用机场,有伊春、佳木斯、塔河、嫩江、加格达奇、幸福、东方红等7个航空护林基地,以及38个农业飞行基地。2007年,航空完成旅客周转量79.0亿人公里,增长25.2%。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