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国家的形成和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的出现:夏至战国(前2070年~前221年)
|
图2陶盉(酒器,夏朝二里头文化,1972~1973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
夏朝 夏朝的史事见于文献记载。约公元前2070年,豫西晋南夏族的禹,主持了各部族联盟的大规模治水活动,由此成为首领。随后禹、启父子终结了禅让制度,转用世袭;此时贡赋、刑法和历法被制定出来,国家和王权诞生了。夏朝16王,历时四五百年。夏桀时政治昏暴,被商朝取代。二里头文化与传说的夏族活动地区相合,存在着宫室、青铜器和石蚌骨木的农具,被认为与夏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图4 月有食卜骨(商武丁时期刻辞记录了壬申夜"月有食"的情况,是研究商代天文、历法的珍贵史料)
|
|
图3 王刃矛(殷晚期)
|
商朝 商族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其始祖称契。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众灭夏。商朝共传17世,31王,历时约500年。商都曾屡次迁徙,在盘庚时最终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所以商又称殷。
商朝的存在,为殷墟的发现所证实。商代青铜器显示了高超的治铸技术和造型艺术。商人行事往往先行占卜,通过炙灼龟甲、牛胛骨的裂纹来判断吉凶并刻辞为记,甲骨卜辞就是这样留下来的。甲骨文表明当时的文字系统已相当成熟。商经济以农业为主,劳动者称“众人”;但殉葬和杀祭的规模,显示了人力还没得到充分重视。王位的继承上,兄终弟及的情况较为普遍,晚期则开始偏重父子相传了。商的直接统治区称中商、大邑商。周边有方国,与方国也时有战争,动用兵士一次可达万人以上。商晚期政治开始败坏,纣王虽取得了对东夷作战的胜利,但也耗尽了国力,被西方的周部落所灭。
西周 周部落兴起于渭水支流漆水一带,始祖名弃,传说他长于种植。周族先后迁豳(今陕西旬邑西南)、迁岐山(今陕西岐山)周原。文王姬昌迁都于丰(今西安西) ,武王姬发又迁都于镐,并在公元前1046年灭商建周。周成王时,辅政的周公旦增益了礼乐制度,平定了东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周廷曾接受远在东北的肃慎族的贡纳。后来周与江汉的荆楚、东方的淮夷、北方猃狁和鬼方,都曾发生过战争。
|
图5大克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陕西扶县法门寺任村出土]
|
周初实行分封制,受封的同姓和异姓诸侯在各地建国。诸侯们尊周王为共主,岁时朝觐贡纳,为周藩屏。周王和诸侯把境内的土地人民封给卿大夫作采邑,最低等的士可以得到禄田。受封者对封主承担各种义务,从而形成了周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秩序。周代政治特点还有:贵族在政治上占支配地位,宗法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官员体系复杂完备。统治部族成员称“国人”,居于“乡”,其他人民称“野人”,居于“野”。周朝实行井田制,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农村公社。农业主要使用石蚌骨木的农具,也有青铜农具。周代的青铜器上铭文大增,留下了宝贵的史料。铭文中可以看到用匹马束丝交换五个奴隶的以物易物实例,但当时也存在着用作交换媒介的贝和铜块。
西周传11世12王,历时约两个半世纪。周厉王因垄断山泽之利而遭国人流放,发生“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公元前771年,申侯引犬戎攻击西周,杀周幽王,西周亡。
|
图6 大克鼎铭文拓片
|
|
图7 铜武士俑(战国)
|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代发端。此期王室大为衰微,140多个诸侯国林立,强国争霸。较早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其政治号召是“尊王攘夷”,即尊崇周王,抵抗戎狄的侵扰。随后有秦穆公、楚庄王等。为消弭列国征战,一些外交家曾致力“弭兵”。春秋晚期,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曾谋求霸权。公元前5世纪进入了战国时代。这时因不断兼并,只剩下十余国,赵、韩、魏、齐、楚、燕、秦之间战争不断。春秋和战国合称东周。
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荒地大量开垦,铁农具和牛耕开始普及,金属货币广泛流通,城市人口大增。井田制瓦解,授田制和租税制取而代之。为适应社会变动,各国相继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实行了奖励耕战的政策,建立了二十等军功爵制,通过县和什伍连坐法控制了编户齐民,法律制度也得以完备,由出土秦简可以窥见秦律原貌之一斑。战国时代,宗法贵族明显地衰落下去,作为职业官僚的文吏和士人进入政治舞台的中心。由此一个决定性的社会转型发生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政治发展起来,早期国家向帝国体制演进。
|
图8 《孙子兵法》书影(南宋刊本)
|
中国文化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士人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创造力,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家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申说仁爱,整理五经,开创私学,其言论被编为《论语》。其后儒者孟子(约前372~前289)主张人性善,反对暴君和战争,伸张士人的文化尊严;荀子(约前313~前238)主张人性恶,崇尚礼法。儒学对传统中国发生了深远影响。法家相信社会进化,主张适应进化而以法、术、势治国,强化君权,其集大成者为韩非(约前280~前233)。道家的老子崇尚自然无为、富有辩证思想,庄子(约前369~前286)则向往出世的精神自由。墨家的墨子(约前468~前376)提倡兼爱,关注科学、技术和逻辑问题。《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都是杰出的军事著作。史学、天文学、医学等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屈原(约前340~前278)的《离骚》等作品,堪称古典文学的瑰宝。
在频繁战争中,秦国占据了优势。秦王赢政陆续灭掉韩、赵、魏、燕、楚、齐,在前221年实现了统一。
统一、分裂的交替和民族融合:秦至南北朝(前221--公元5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