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3)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4)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7)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8)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9)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0)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1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1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既充分考虑了我国各民族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事实,又充分考虑了各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本事实;既深刻总结了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又积极借鉴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教训;既保持了基本原则、基本理念的稳定性、一贯性、连续性,又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更新、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深刻阐述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规律,以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民族问题这个我国民族工作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在这一点上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2009年9月27日下午15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的民族政策的五大特点: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留给当代中国人的、最可宝贵的遗产有三项:一是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二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三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国各民族的宝贵财富,各民族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辽阔的国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面貌的历史性巨变、民族地区的面貌的历史性巨变、民族关系的面貌的历史性巨变,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的民族政策是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晶。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内容的民族政策。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充实和完善民族政策。经过不懈努力,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中国民族政策体系。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共同繁荣是目标。它们之间,在逻辑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相互充实,在实践上相互促进。这是一条贯穿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红线。中国民族政策的其他内容,包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都是围绕这条红线、体现这条红线、服务这条红线的。
中国民族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体系完备。中国政府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研究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形成了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制定的民族政策组成的完备体系。第二,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民族政策,使之适合国情,适应民族发展规律,反映各族人民共同意愿。第三,与时俱进。注重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民族政策,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不断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的新期待。
第四,重视执行。强调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民族政策落到实处。第五,中国特色。着眼于中国的实际,注重吸收历史经验,同时又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和共有的精神财富,使中国的民族政策更好地体现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
6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深受各族人民拥护,经受住了各个时期的各种风险考验,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必须长期坚持。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国政府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动中国的民族政策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