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仫佬族 谢盛钜(仫佬族)/摄影 |
仫佬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广西及贵州等县市。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为207352人。仫佬族使用仫佬语,属汉藏语系状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
家居山坝安乐在
仫佬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与自然抗争中,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包容开放的优秀民族性格和品质特征。如今你走进仫佬山乡,会品味到我们民族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你不由自主地走入一种美的氛围和和谐的境地。我曾把仫佬山乡概括为“三尖”,即“山峰尖”山势如剑,神奇秀气,“筷子尖”用美食美味,热情待客,“笔头尖”仫佬山乡出了很多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崇尚道德、倡导文明,是仫佬族民族心理特征之一。仫佬族热情、温和好客、注重礼仪,讲究秩序。他们的言行举止注重“门风”,注重荣誉感,如果哪家的某一成员言行不礼貌,将被视为门风不正而成为耻笑的对象。在仫佬山乡,人际之间不管面生面熟见了面都打招呼互相问候,山村小路旁相距不远便能看到一座座供行人休息的“人字架”小瓦房,村边的井水旁也总摆有石墩,留有竹筒供行人就坐饮水解渴,如果哪个村没有这样做,会被众人议论和耻笑。
|
送嫁十姐妹 谢盛钜(仫佬族)/摄影 | 仫佬人聚族而居,这既表明仫佬族的凝聚力和亲合力,同时反映了仫佬族讲究秩序,和谐共处的民族心理素质。经过深长的历史考验而代代相传的族规家训,深刻影响着仫佬人的言行举止。古代文明的优秀传统仍顽强注进现代仫佬人的观念里。流传于仫佬人之间几经兴衰,感人至深,优美动人的《十劝人》歌便足以说明这点。这首歌谣,通过节目活动的形式教育和告诫青年后生要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大度宽容,勤奋好学,尊老爱幼等,要求后生们努力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无疑是仫佬族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华。
仫佬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其中最为盛大节日有“依饭节”和“走坡节”。依饭节那一天,各个村庄都杀猪、宰牛、包三角粽粑,唱歌、跳舞,欢聚一堂共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走坡节,是仫佬族的“后生节”,在春节和中秋节之后特别盛行,那时已是农闲,仫佬族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去走坡。他们以对歌谈情,说爱,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有时从早唱到晚,从晚上唱到天亮。盛况非常,正像歌中唱到的“唱歌先,功夫不做丢一边,功夫不做千年在,风流没有几多年。”“八月十五艳阳天,哥妹同来耍同年,同年有心来唱歌,唱到日落月西偏。”男女青年通过对歌由不相识到相识、相交、相知、相恋,有的喜结良缘,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仫佬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祖祖辈辈定居一处,极少迁履,他们执著而顽强地与社会压迫势力和自然界进行抗争,逐渐形成一种深刻、坚强、正义,富于进取的民族心理素质。在仫佬山村流行的《垦王山》的民间故事,叙述的就是一位创建仫佬山乡的英雄的故事,描绘仫佬族青年朵菲血拼官司兵,最后壮烈牺牲。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但这个传说故事所张扬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却包含着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前辈崇尚真、善、美的信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仫佬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斗争。1930年,红七军北上路过罗城、天河县时,仫佬族人民积极帮助红军,为红军“项战四把”的胜利作出贡献。抗日战争中,仫佬族儿女组织武装队伍,加入柳北抗日挺进队,打击日军。1946年以后,又掀起了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和抗租斗争,配合解放军解放罗城。不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和当代,我们的仫佬山乡都走出过一排排一列列血性男儿,传颂着英雄的赞歌。
|
新年挑新水 谢盛钜(仫佬族)/摄影 | 仫佬族是一个注重精神活动的民族。男女老少普遍会对歌,凡过年和“走坡”时节,随处都可以听到对歌声。他们“家家有歌本,人人会唱歌”,山歌的种类有“随口答”、“古条”和“口风”三种。人们通过唱山歌渲泄情感、娱悦精神。仫佬族注重精神活动还体现在善思考上:善思则慧,多想则聪。古代仫佬人创造的“合机”(仫佬族语,记号的意思)便是一例,祖先们通常用一个细小的物件,如一种吉祥物为记号,表示一种生产活动或社交、用来劝告或提醒人们注意,有告示作用,以免混乱。如用桃树叶挂在门口的“门合机”,别人看了,就知道主家有事,不要打扰。又如“水合机”,就是在可以饮用的水或溪水旁用茅丝草扭成一个耳朵形的记号,以提醒人们这里的水可以饮用。此外,还有“路合机”、“田合机”、“山合机”等等,“合机”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是仫佬族人的一种独特的生活现象。这些内容多样的“合机”可以说就是古代的“广告牌”和“大哥大”,在传递信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上举足轻重,体现了我们祖先高超的理事才华。
仫佬族是一个极其注重文化教育的民族。这首先体现在他们的办学观念上。过去,仫佬山村,村里总是有一个头领叫“天生”(先生之意),“天生”就是村、洞里负责办学的老者。其主要任务是筹备组织办学堂、请老师,筹办学资金以及其他办学要用的物品,而老师的报酬有多有少。村里筹不到钱就义务教育,这种办学观念带有明显的现代普及教育意识。仫佬族主要文化教育还体现在生儿育女风俗上,产妇无论生男生女,就在临盆水里投放一支笔,意在祝愿孩子将来聪明伶俐,读书超人,做出好文章。这种虽是带有传统的风俗却充分反映了我们民族对求知学艺的迫切心理。时至今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就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仫佬山乡秀才村”,这个村几百户人家,就有四十多个大学生,有个家庭六口人全是大学生,有高级工程师、教授和研究员等。真可谓人才辈出,人杰地灵!
传统有着稳定美好的一面,也有着惯性累赘的一面,仫佬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其风俗与文化和其他民族一样既能折荆断棘,又会伤害自己。因此需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不会拒绝同外来文化的接触,发达的文化受益于交流。开放包容的仫佬族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沐浴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潘琦为广西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