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一国两制 >> 重大事件
汪辜会谈
发布时间: 2009-10-28    作者:    来源:新华社 2009-10-27
  字体:(     ) 关闭窗口

  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两个民间团体的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会晤。这次会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是1993年4月27日,首次会谈前汪道涵(左)与辜振甫握手。新华社发

  1993年4月,海峡两岸两个民间团体的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会晤。这次会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共中央和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海峡两岸之间关系明显趋于缓和。1987年,蒋经国宣布台湾地区自7月15日起解除戒严,随后又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两岸长期隔绝的状况终于打破。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逐渐增多,两岸经贸关系迅速扩大。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海峡两岸关系的这种新变化,于1990年12月召开全国对台工作会议,提出对台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两岸联系,进一步扩大人员和各种交流,特别是加强经贸往来,实现双向的、直接的“三通”。1992年,两岸科技界著名人士首次实现互访,隔绝40多年的海峡两岸新闻界也实现了双向交流。

  为促进两岸关系的实质性进展,建立海峡两岸沟通的渠道,1991年12月16日,大陆方面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是一个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民间团体,由汪道涵担任会长。在这之前的1990年11月21日,台湾方面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海基会的首任董事长是辜振甫。1992年8月4日,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致函台湾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希望就两岸经济发展和两会会务等问题举行会谈。22日,台湾海基会回复大陆方面,接受会谈邀请。经过多次预备性磋商,海协会与海基会在事务性商谈中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会谈成功举行铺平了道路。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谈。会谈气氛融洽,进展顺利。双方就关于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两会会务及两岸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等具体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文件。这次“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以民间名义公开进行的最高层次的会谈。

  此后,为落实“汪辜会谈”达成的各项协议,从1993年8月至1995年1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先后在北京、台北、南京举行了多次副秘书长级的工作商谈,就解决两岸海上渔事纠纷之处理、两岸劫机犯遣返协商和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之遣返及相关问题等三项议题达成了具体共识。双方认为,加强两会多层次沟通,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了解,消除误会,缩小分歧,培养互信。

  1998年10月14日至19日,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夫妇率台湾海基会参访团到大陆访问,汪道涵与辜振甫举行了第二次会谈。

  这些会谈,对推动两岸交流,增进互信合作,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会谈过程中强调的“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成为此后海峡两岸开展交流的重要基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