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概况相关文档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发布时间: 2009-07-06    作者:王明华    来源:环保总局网站 2009-07-06
  字体:(     ) 关闭窗口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就显著:粮食生产走出低谷,林业、畜牧业、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十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粮食生产扭转下降趋势,出现重要转机

  “十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九五”时期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02万亿斤。随后受粮食政策和市场价格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调减,粮食产量连续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8600亿斤,降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2000年至2003年粮食连续4年产不足需。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赢得了亿万农民的拥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涨。2004年粮食生产形势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增加775亿斤,是建国以来增产最多的一年,单产也创下历史新高。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增产291亿斤。两年增产量超过1000亿斤,创造了历史纪录。如下图所示:

  (二)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粮食生产走出徘徊的同时,种植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棉、油、糖、麻、烟、果、蔬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较快发展,主要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步伐加快,农产品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棉花生产。“十五”时期国内纺织业生产对棉花需求旺盛,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连续扩大,棉花产量继续提高。2004年,棉花产量达到632万吨,创历史最高。“十五”时期累计棉花产量为2712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557万吨,增长25.8%

  2、油料生产。经历了1998年—2000年连续三年丰收之后,适应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的需要,“十五”初期,油料种植面积调减,产量有所减少。2004年和2005年,油料生产开始复苏,产量分别达到3066万吨和3078万吨。“十五”时期,累计油料产量为14717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2479万吨,增长20.3%

  3、蔬菜、水果生产。“十五”时期,我国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2005年,蔬菜产量达56284.4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长6.4%;“十五”时期,园林水果总产量累计达29556万吨,比“九五”时期增加1898万吨,增长6.9%

  (三)畜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中的重要支柱

  “十五”时期,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肉类产量年均递增4.7%,奶产量年均递增25.1%。我国肉、蛋总产量已名列世界首位,饲料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大国。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已达到33.8%,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

  1、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十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2005年畜牧业产值约为13000多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0年增长40.1%。肉类总产量达到7700多万吨,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比2000年增加1590万吨,增长40.1%,平均年递增4.7%。其中猪肉产量达6100多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5%以上,跃居世界各猪肉生产国之首,“十五”时期平均每年递增4.5%;牛羊禽肉产量分别达714万吨、436万吨和1453万吨,“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9.8%3.8%

  除肉产量外,其它畜禽产品的生产水平也有显著提高。2005年我国禽蛋总产量达到2872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0公斤左右,约占世界禽蛋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奶类产量则达2800多万吨,其中牛奶2680多万吨,“十五”时期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

  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如猪肉占肉类的比重由2000年的65.8%下降到2005年的64.9%;牛羊肉则上升到14.9%;禽肉也占到了18.8%

  2、良种繁育体系已初具雏形。目前全国种畜禽场达9114个,其中县级以上各类国有种畜禽场近2000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83个。家畜繁育改良站也达到3000多个,另外还有种公牛站79个,年提供冷冻精液1000万份。建成了国家级家禽育种中心、瘦肉型猪育种中心、奶牛育种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

  3、疫情防治机制初步建立。疫病防治是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目前已设有从中央到乡镇各级畜禽疫病防疫机构及村级防疫员,有约100万人的畜禽疫病防疫队伍,近200个兽药厂,生产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兽药,每年生产近300亿头份畜禽疫苗。

  (四)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收效显著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国造林面积连续3年超过1亿亩,累计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野生动植物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土地沙漠化趋势首次实现历史性逆转。

  (五)渔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

  “十五”时期,我国渔业在“以养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水产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革养殖方式,在渔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休闲渔业、加工流通业、远洋渔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水产品贸易在逆境中冲刺,出口额大幅度增长;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强。

  1、渔业结构出现重大改变。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0万吨,比2000年增长19.2%。“十五”时期,我国水产品累计产量提高了821万吨,增长全部来自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5%

  2、远洋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五”时期,在面临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我国水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16%2005年全年水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近80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连续六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目前,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0%,位居世界首位。

  二、农业生产面临问题与制约因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