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经济 >> 新中国经济成就
60年,中国工业基本行驶在快车道上
发布时间: 2009-09-22    作者:郭丽君    来源:国史网 2009-09-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报告指出,60年来,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初级阶段、再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历史大跨越。

  60年来 ,中国工业生产基本行驶在快车道上。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19.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9112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46倍;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从1952年的28.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7155亿元,增长959倍。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2.9%,比1952年17.6%的比重增加了25.3个百分点。

  中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如今在22个大类中,中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中名列前三。2007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全球近一半的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陶瓷,一半左右的手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中国生产。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部门聊胜于无。经过60年的建设,工业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中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都有。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轻重工业结构在反复调整中逐步得到改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以后,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前,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少,且以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为主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数量不断扩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均得到了空前大发展,区域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向协调发展推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