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农业科技、民生科技……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紧迫需求,聚集各方面创新资源,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解决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日趋凸显。国家高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6.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8.8%;出口创汇1957亿美元,占全国全部出口创汇的14%。
在高新区带动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在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深入推进,发展迅速。TD-SCDMA的网络应用和建设已在8个城市进行规模化应用。新能源开发和应用取得长足进步,初步掌握了1兆瓦至2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系列机型的设计技术,已有国内订单约400台,并已完成10项技术成果转让,为风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转化应用的坚实基础。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系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展顺利,展现出新兴产业成长的良好前景。
尽管在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多重影响下,我国高技术产业仍保持持续增长势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约1.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
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以混合动力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产业化条件,一批混合动力整车获得产品公告,正式进入市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首个特高压实验示范工程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多项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创新,为钢铁企业实现节能、降耗、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型船用曲轴热装及关键冷加工技术开发成功,改变了我国“船等机、机等轴”的被动局面。水泥、玻璃、陶瓷、墙体材料等建筑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获得重要进展,使我国建材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全面推进,在12个粮食主产省建立了核心试验区、技术示范区和辐射区,每亩单产比实施前平均增产54.3公斤,项目实施区单产增长是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6倍。食品加工、农林机械、重大病虫害防治、强优势杂交育种、固碳减排、沼气应用等农业关键技术不断得到突破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星火科技12396等新机制加快推广,全国科技特派员数量已近6万名,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壮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等工程深入实施。这些工作为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民生科技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技术保障。一批重大疾病、重大和突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的关键技术得以攻克并推广应用。中小锅炉烟气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一批关系民生的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公共安全技术保障得到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