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中国概况 >> 中国社会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发布时间: 2009-10-19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6-26
  字体:(     ) 关闭窗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重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宪法修改方式:宪法作为中国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国家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是国家法制的自身基础和核心,所以修改宪法方式的规定必须考虑宪法的稳定性。

  宪法修改机关: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

  宪法修改程序:为保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宪法解释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任委员会是我国法律规定的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

  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宪法作用:

  1、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3、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4、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1949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9月、19751月、19783月和1982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1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并根据1988412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29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315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314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1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1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4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3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3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