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100年的历程中,不但产生了如《马路天使》、《小城之春》、《黄土地》等优秀的影片,而且也涌现出如阮玲玉、谢晋、张艺谋等杰出的电影艺术家。 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通常被称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潮。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伴随着我们民族走过的思想解放历程,开始进入艺术空前民主、活跃的创作高潮期,拍出了一批优秀影片,如《开国大典》、《周恩来》、《秋菊打官司》等。 90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时代,倡导一切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的主旋律电影,已成为一种创作主流。《大转折》、《鸦片战争》、《红河谷》等均为此类影片中的上乘之作。《离开雷锋的日子》再现了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赢得较高的票房收入。中国主流电影的制作体系渐渐完善起来,并得到了市场认可,这是最重要的成果。 现实题材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主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新一轮电影创作高潮中,现实题材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方面,在实现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方面,在电影语言的探索和创新方面都有高水准的造诣。此期间,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人的崛起令国际影坛瞩目。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一批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电影人成为中国电影界的第六代导演,其代表者有王小帅、张元、娄烨等人。他们的电影作品趋于平民化,大多以纪实手法表现。导演冯小刚成为近期中国商业影片票房纪录最高的代表,其作品叙述的也多是平民故事。 2005年全年生产故事影片260部,科教、纪录、美术片42部;生产特种影片14部。 中国一年一度举办的的国际电影节,较具影响力的有长春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奖”为中国优秀电影的最高奖项。另外,国家为鼓励主流电影的发展专设了“华表奖”,还有由观众评选的“百花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