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徐莽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大陆方面将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台方开展各单项协议的后续商谈并争取签署协议,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继续深化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继续鼓励大陆企业赴台投资,进一步推动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共同参与的新型产业合作,加大对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的辅导力度,切实解决台资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积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积极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两岸金融、现代服务业、农业等产业合作。
徐莽说,2010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明确了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推进的方向,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新阶段。
台商向大陆投资和两岸贸易均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大幅增长。2010年,两岸贸易额达1453.7亿美元,同比上升36.9%。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96.8亿美元,同比上升44.8%;自台湾进口1156.9亿美元,同比上升20.2%;实际使用台资24.8亿美元,同比上升31.7%。
两岸金融合作取得重要突破。台湾6家银行获准在大陆设立分行;台湾2家金融机构获得大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台湾方面也批准大陆3家银行在台设立代表处。两岸就台湾地区人民币供应与回流建立机制;大陆新台币双向兑换范围扩大到上海市、福建省和广东省。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持续增加,年内已增至17家。
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稳步增长。据大陆有关部门统计,从2009年6月30日至2010年底,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已达63家,金额为1.41亿美元。其中2010年赴台投资企业47家,金额1.37亿美元。
他说,两岸还积极推进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共同参与的新型产业合作,LED照明、无线城市、食品与城市物流3个先期试点项目稳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更加突出。
去年,大陆各地继续举办和赴台举办多种形式的对台经贸交流活动。徐莽认为,两岸经济界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交流的局面,对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希望两岸双方尽快达成投资保障协议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徐莽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在谈及两岸投资保障协议时表示,我们希望两岸双方秉持双向平衡、有效保护、减少限制、便利投资的原则,充分照顾各方关切,尽快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好协议。
他说,两岸投保协议是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商的一项重要内容。双方依据两会第五次会谈共识及ECFA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就建立投资保障机制、提高投资相关规定的透明度、逐步减少双方相互投资的限制、促进投资便利化等事项充分交换了意见,第六次两会会谈中双方确认了前一阶段业务沟通的成果,并列为第七次两会会谈协商议题。
ECFA早期收获计划自今年元旦起全面实施,大陆对自台进口的539项产品,台湾对自大陆进口的267项产品(均基于双方2009年税则),同时采取关税减让措施,上述产品根据关税税率不同,将于两年内分三步先后降到零。同时,继2010年10月28日大陆首批实施5个服务贸易部门早期收获开放措施后,又有6个服务贸易部门对台开放;台方对大陆开放的服务贸易部门也达到9个。
徐莽指出,ECFA早收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对两岸贸易和经济增长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他分析说,首先有利于推动两岸贸易进一步增长。据国台办统计,按照2009年两岸经贸统计数据,2011年早收产品对台降税金额将达到4.72亿美元,而根据2010年两岸经贸快速增长的趋势看,实际数据可能要大得多;大陆此次对台降税产品大都是台商对大陆出口最关切的产品,约占自台进口额的16%,而台湾对大陆降税的产品也达到台湾自大陆进口总额的10%。可以预见,关税的减少将使两岸进出口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其次,有利于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大陆对台降税产品涉及农产品、石化、机械、纺织、运输工具等多个产业,降税后将降低大陆台商采购台湾原材料的成本,提升台商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两岸产业合作将因关税削减与市场开放而更加密切,两岸产业分工将更明显地呈现垂直整合与水平整合,两岸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双向流动将更加顺畅,实现两岸产业竞争力的共同提升。
再者,有利于惠及更广大的台湾同胞。ECFA早收清单中,大陆对台率先开放的项目以传统产业为主,特别是主动对台湾出口大陆的18项农产品降税,充分考虑岛内中南部、中小企业、中低收入阶层的需求。据台有关部门统计,ECFA早收清单将促进台湾中小企业出口到大陆贸易额增加为一年180亿美元,这将进一步推动岛内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依托大陆市场发展壮大,有利于传统产业占主导的中南部地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