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11个党中央部门单位和31个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作者:董宏君    发布时间:2010/07/01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记者从中央外宣办今天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有11个党中央的部门和单位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及近一半的地市都建立了党委组织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务公开和党务信息发布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按照中央要求,党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积极推进和开展党务信息发布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党务公开工作不断出现新气象。

  另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共产党已同世界上160个国家的570多个政党或政治组织展开了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6月30日,中共中央外宣办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11位中共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新华社记者高学余摄

   6月30日上午10时整,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11位中央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身着正装,面带微笑,依次走上讲台。

  伴随着摄像机快门频密的按动声,他们向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上百名中外记者注目致意,然后分两排端坐在台上。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王晨用简洁的开场白,为中外记者一一介绍各位发言人。

  11位新闻发言人——中央纪委新闻发言人吴玉良、中央组织部新闻发言人邓声明、中央宣传部新闻发言人李伟、中央统战部新闻发言人张献生、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李军、中央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中央外宣办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中央党校新闻发言人罗宗毅、中央文献研究室新闻发言人闫建琪、中央党史研究室新闻发言人张树军、中央档案馆新闻发言人郭嗣平等,轮流为记者介绍了各自部门的工作职能以及开展新闻发布工作的有关情况,随后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中央部门多种形式推公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党委发言人制度’,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的一个重大举措”。见面会上,王晨说。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务公开和党务信息发布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按照中央要求,党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积极推进和开展党务信息发布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目前我国已有11个党中央的部门和单位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全国31个省(市、区)及近一半的地市都建立了党委组织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党中央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介绍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情况。一方面,各部门积极出席中央外宣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目前已有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9个中共中央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另一方面,一些部门还采用自主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提供新闻材料、接受媒体专访、在网上登载发布信息等多种形式开展新闻发布活动。

  展现执政党开放开明自信

  “中共中央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开放、开明、自信的姿态”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说。

  就在两天前的6月28日,中央组织部召开党内统计专题新闻发布会,中组部秘书长邓声明首次作为新闻发言人在媒体面前亮相。他坦言:“作为新闻发言人,我对这个工作还是很生疏的,所以希望大家多帮助、多指点、多理解。”

  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有时候往往“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说是组织部门要主动掀起自己的“盖头”来。

  紧接着,29日,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在中央外宣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介绍中央党校干部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30日,中央党校和中央外宣办还首次联合邀请中外记者走进中央党校,通过参观校园、观摩课堂、与党校教师和学员交流等方式,向外界揭开这一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的神秘“面纱”。 

  以多种形式主动介绍党务信息,回应广大公众和国内外媒体的关切,“七一”前夕中央各部门这一系列密集的“动作”,传递出中国共产党推动党务公开、不断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的决心。

  党务公开不断呈现新气象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党务公开不断呈现愈发开放透明的新气象:中央纪委在所有中央党务部门中首次向境外记者敞开大门,邀请境外记者走进中纪委大院参观;中宣部历史上首次设立新闻发言人;中央文献研究室首次开通官方网站,发布重要文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首次举办“公众开放日”……

  “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是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蔡霞认为,党务公开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础。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学会“主动发声”,把“群众想了解的”和“需要群众了解的”重大关切及时作出回应,同时,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实现党与党员群众的良性沟通互动。  

  “将来还会不会多组织这样的记者见面会,回答是肯定的。”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说:“推动党务公开,增强党的组织工作透明度是既定的目标,这项工作一定会不断地往前推进。”

  在现场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北京首席特派员韩咏红说,相信“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下次还会有机会”。

    1. 略谈中共党史上的新闻发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