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李克强在北京会见马海德同志夫人苏菲和其他亲属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9/27    来源:人民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9月26日是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当天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马海德同志夫人苏菲和其他亲属。

  李克强和大家一起回顾了马海德同志投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奋斗历程以及致力于中国麻风病防治事业的主要事迹。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马海德亲属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同马海德一样为中国人民的福祉热心奉献的国际友人和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表示崇高敬意。他说,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和感谢马海德同志的突出贡献,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李克强指出,我们纪念马海德同志,就是要继承和弘扬在他身上体现出的崇高精神与优良传统,学习他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情怀,以强健民族身心为己任,视人民群众的病痛如己身;学习他高尚的医德和顽强的毅力,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学习他宽广的视野和全面的才能,热心传播卫生知识,积极推动中外医学交流合作,努力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李克强说,新的形势下,马海德同志立足基层的理念和服务人民的作风尤其值得我们发扬光大。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全科医生,方便群众就地就近看病;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强基层重大传染病预防和处置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他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以马海德同志为榜样,勤于创新,甘于奉献,更加自觉地发挥好医改主力军的作用,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等参加了会见。

  马海德同志出生于美国,医学博士。1936年访问延安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期间,他为边区军民诊疗数万人次,参与筹建多个医院、创立新华社英文部。新中国成立后,他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1950年被任命为卫生部顾问。他为我国防治麻风病等疾病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马海德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卫生部等部门还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

    1. 马海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