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西藏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西藏工作的认识
发布时间: 2009-09-04    作者:原思明    来源:中国期刊网 2009-09-04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不仅作出了大量关于西藏工作的指示,而且亲自做西藏工作。他们在领导西藏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西藏实际结合的一系列科学的理论观点。这是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不可缺少、十分珍贵的一部分。

  如何正确认识西藏在全国工作中的地位及西藏的基本区情,是研究和开展西藏工作的基础。对此,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主要领导人及党中央曾有许多论述,这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西藏工作思想中十分重要和基础的部分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单纯“史”或一般情况介绍的较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研究的则较少,特别是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主要领导人论述及中央文献为依据,系统考察研究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的论述,至今尚未见到。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研究,不仅对认识今日西藏,做好西藏工作有直接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整个西藏工作思想及中共中央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西藏工作的思想对全面理解掌握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深刻内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进行西藏工作的几十年历史中,形成的第一个重要认识是:西藏工作关系国家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还是在195012,即中国共产党开始处理解决西藏问题之时,毛泽东从莫斯科向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要西南局担负进军和经营西藏任务电报中就指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强调:“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1](p6)以后,毛泽东在同西藏上层人士谈话中又指出,“西藏民族在政治上给我们的帮助很大”,“比如拿国防来说,西藏对我们的帮助也是很大的”[1](p116)。他还说:“西藏是个了不起的地方,占全国面积的1/8……西藏如果不参加祖国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事便不好办了,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p138)

  1961421,党中央发出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其中,谈及西藏的统一战线工作及对班禅、阿沛、帕巴拉等人的团结工作时,党中央都强调:做好这些工作“无论对于团结整个藏族,或者是对于国际斗争,都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谈到西藏的宗教,党中央也指出:“西藏的宗教在国外也还有着不少的影响,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不适当,不仅会脱离一部分群众,而且不利于在国际上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进行斗争。”[2](p243244)

  西藏在全国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仅表现在政治,而且表现在经济上。毛泽东多次说:“西藏地方大,地下有很多好东西。”[1](p139)“那里可能有大量的石油,同时还有各种矿产,将来开采后对国家建设很有用”。毛泽东对西藏上层人士说:“我们对西藏民族寄于的希望很大,将来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在经济上西藏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1](p116)

  综合以上各种论述可以看出,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西藏重要地位的认识是包括政治、经济、国内、国际等多方面的。其基本依据是:西藏地处祖国边疆、面积大,且民族、宗教问题突出和具有特殊重要性。对于这一点,邓小平1950年曾说:“西南的国境线从西藏到云南、广西,有几千公里,在这么长的边境上,居住的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问题解决得不好,国防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因此,“单就国防问题考虑,也应该把少数民族工作摆在很高的位置。”[3](p161)周恩来还说:“把国内民族关系搞密切,把同西藏的关系搞密切,使整个国内民族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国家西北与苏联接壤,西南有崇山峻岭,搞好这两面,然后就只需面向海洋了。”[4](p132)从中也可以看出,党中央是把西藏工作摆到了战略全局高度重要地位上的。

  党中央对西藏重要地位的认识,还可以从其长期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得到印证。

  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解决西藏问题任务和基本政策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关注西藏的发展和变化。

    1. 周恩来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奠基之功
    2. 当代中国史学研究基本问题探析
    3. 当代中国史视角下的社会史研究
    4. 王爱云:计量史学方法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
    5. 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和出版推动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6. 朱佳木:用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和出版推动中共党史和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7. 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编纂当代中国史
    8. 孙翠萍:“一国两制”史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