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西藏
西藏和祖国关系的历史真相
发布时间: 2010-02-25    作者:刘伟     来源:新华网 2010-02-25
  字体:(     ) 关闭窗口

   明代:采用分封制度有效地管辖西藏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灭元。两年后,逃亡的元顺帝病死,西北一些原本忠于元朝的藏族僧俗首领陆续归附明朝。1372年,萨迦派首领喃加巴藏卜带领六十多人赴南京觐见明太祖。明太祖封其为“炽盛佛宝国师”。这是明代皇帝册封的第一个西藏地方首领。不久,明太祖又沿用元的封号,册封实际控制西藏地方的帕竹政权首领释迦坚赞为“灌顶国师”,并赐玉印。又在河州设西安行都指挥使司,总辖河州、朵甘、乌思藏三卫,在西藏建立了明朝的都指挥使司、卫、所的行政管理体制。由朝廷封授的指挥使、都指挥使佥事、千户、百户等官职都是世袭,和元朝一样,西藏地方政权的主要官员也要经帕竹首领举荐,并由皇帝批准任命,赐予表示权力和地位的印信。

  到明永乐年间,明朝中央对西藏的僧俗首领分封也日益增多,其中地位最高的是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等五个王。同时,明朝中央还根据藏传佛教首领在西藏有着重大影响的特点,采取分封办法分而治之。永乐年间,册封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为大宝法王,册封萨迦派首领为大乘法王;宣德年间,册封刚刚兴起的格鲁派高僧释迦也失为大慈法王。

明皇帝颁赐的敕谕。

  明朝还在西藏边界开设了一些茶马互市,内地的纸张、丝绸、茶叶等通过茶马互市进入西藏,西藏的牛、羊、马交换到内地,内地与西藏边地经济上的往来非常密切。

  明和元不一样,不是依靠一个教派来统治,而是采取了分封制度,给西藏每一个有影响的教派领袖都分封了权力和领地。分封制把寺院、土地和经济连在了一起,执掌一方的西藏领主也就出现了,西藏这种亦政亦教的形式逐渐完备起来。

    1. 尊重真正的“历史真相”
    2. 从历史真相中汲取成长动力
    3. 历史真相与历史教育
    4. 孟照辉:谁在掩盖抗美援朝战争的真相?
    5. 包国俊: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不容歪曲
    6.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有半点含糊
    7. 用史实讲清我们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8. 务必尊重历史的文化价值
    9. 抗战记忆不能因“噪音”而模糊
    10. 1958年的稿酬制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