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西藏
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发布时间: 2013-09-01    作者:    来源:西藏日报 2013-09-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和一种追求,在我国具有光荣的传统,根植于深厚的土壤。

  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格局的历史动力

  自秦汉开创多民族统一中国以来,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核心价值和自觉追求,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形成、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新中国光辉的历程,更是中华民族全面发展、走向繁荣富强的新纪元。各族人民所形成的“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新世纪也必将证明,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伟大振兴的胜利之本。56个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

  二、民族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现实动力

  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各民族共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制度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的事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顺利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少数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增强。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振兴各民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彻底废除了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开创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总结民族关系的经验教训,强调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明确了民族关系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处理有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新世纪,我国民族关系实现了新发展,我们党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并明确指出,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把团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主线,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和国家明确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题,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对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四、民族团结是保持西藏边防巩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其地缘政治的基本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地区与边疆区域的大体重合,这一基本特点是导致中国历史上民族问题政治化的客观原因。二是中国周边被众多的国家所包围,这一特点使得近代以来,我国疆域因帝国主义侵略而发生变化,更使边疆问题与民族、宗教问题纠缠在一起,成为影响边疆社会稳定的政治因素。三是边疆问题和周边外交容易相互转化。较为特殊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是国家主权安全的主题和主体。我国西藏地方正好具备了上述所有的地缘政治特点。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集地,也是中国的西南边疆;西藏被南亚国家印度、尼泊尔、不丹所包围;西藏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但导致西藏事务的因素很容易变成高度国家化的问题,影响周边外交乃至区域外交和大国外交。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是西藏的战略地位和特殊性的必然要求。从毛泽东同志“西藏人口少,但战略地位很重要”到江泽民同志“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全国的安全”、“西藏的发展稳定和安全,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祖国统一和安全,也事关我们的国家形象和国际斗争”等论述,无不从战略眼光思考西藏事务。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定位为“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显示出西藏的战略地位首先与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紧密相连。国家主权安全就是边界安全,尤其是作为主权物质载体的领土安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西藏考虑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但军事和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只有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才能筑牢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

  五、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就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坚持用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释民族的发展规律,处理民族问题,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其中,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各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事务的原则,即“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这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原则立场,明确指出了中华文明古国历史发展和共和国民族根基的统一性;最高利益、爱国主义精神和个人行为规范的三元统一;坚持国家主权与反对外来干涉立场的高度统一。这“三个统一”是我国处理民族事务时必须把握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国际背景;就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把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掌握我国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的规律。我国的民族问题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是中国社会发展总问题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必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后,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这一制度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抓住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这一关键。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批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同党和人民一条心、敢于同十四世达赖集团斗争的优秀藏族干部、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和长期在藏工作的优秀汉族干部,这是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最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赵萍 作者为自治区党委党校教授)

    1. 以能源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2. 王小广:构建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
    3. 新时代新理念引领国企国资高质量发展
    4. 奋力打开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5.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下更大功夫
    6. 高等教育应对不确定性的世界的九个着力点
    7. 转向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制度竞争
    8. 河南,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
    9. 以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
    10. 聚力提升城市创新度,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