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骨干力量,是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 年来,伴随着国防科技工业的蓬勃发展,学术界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研究概况
据笔者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学术性论文约3880 余篇,专著120余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专著有《:回顾与展望———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1 ]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2 ]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3 ] 、《国防科学技术论》[4 ] 、《国防科技》[5 ] 、《国防与科技》[6 ] 、《国防工业发展战略与国防工业政策研究》[7 ] 、《新中国国防科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研究》[8 ] 、《中国军转民》[9 ] 、《避险求强:中国军工“入世”对策》[10 ] 《、国防科技成果管理》[11 ] 等。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有《:国防科技工业》、《国防科技》(2001 年前名为《国防科技参考》)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国防技术基础》、《中国兵工》、《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中国军转民》等。
总体看来,国防科技工业30 年来的研究,一是在回顾与总结中研究;二是与纪念和庆祝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三是在学术活动中研究。例如,1998 年8 月,国防科工委在六二八所召开了“国防科技与国民经济发展研讨会”。2004 年是国防科技工业研究比较活跃的一年,国防科工委等单位举办了各类纪念和研讨活动,掀起了一个高潮,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四次:7 月,国防科工委举办了“国防科技工业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暨军工企业集团公司成立5 周年座谈会”。同月,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绵阳联合举办了“邓小平与国防科技工业”论文发布会。11 月,为了纪念国防科技工业55 周年,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光辉历程 丰碑伟业———国防科技工业55 周年座谈会”。12 月,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与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主题为“认真学习贯彻‘四个坚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2004 年冬季军工高层论坛”。2005 年8 月,由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主办的“2005 年夏季军工高层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10 月,在上海举办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暨‘十一五’规划座谈会”。2006 年2 月,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以“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为题的第一届军工论坛,5 月又召开了以“构建和谐军工”为主题的第二届军工论坛,8 月召开以“建立健全长效的军民互动合作机制”为主题的第三届军工论坛。2007 年,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举办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第四届军工论坛。同年《,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开辟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迎接党的十七大”为主题的专栏,刊登了国防科技工业探索和创新成果系列文章,再次掀起了一个高潮。
二、观点撷要
(一) 关于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的基本原理
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的含义 国防工业:亦称军事工业,系研制和生产武器装备为主的工业。主要产品有各种枪械、弹药、火炮、坦克、军事特种车辆、战术导弹、防化器材、观测器材等[12 ]48 。国防科学技术:简称国防科技。直接为国防服务的自然科学及应用技术的统称。是构成国防力量的重要因素和衡量国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防建设的现代化程度[12 ]302 。
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的内在关系 学界认为,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1) 国防工业先于国防科研成为社会独立的行业,是国防科研的母体,为国防科研的开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仪器、设备和各种基本技术,并为国防科研成果物化为武器装备提供技术保证。(2) 国防科技是国防工业发展的引擎。(3) 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的一体化倾向明显,二者的共生性正日益加强,国防科研(主要是武器装备的研制) 与生产制造融为一体,彼此不可分离[13 ] 。这种一体化趋势是由现代国防科技发展的高度综合化和现代工业技术的高度科学化所决定的,是大科学时代大型研究与发展项目计划实施的必由之路[14 ]188 - 190 。
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 学界认为,国防科技工业有不同于其他部门的鲜明特点:对国家的高度依赖性;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对国民经济的高度依赖性[3 ]9 - 14 ;政治性、买方垄断性、高保密性[15 ] ;战略产业性、买方市场的唯一性和国家行为性、准公共产业性、高产业关联度[16 ] 。
国防科技工业地位和作用 学界认为,现代国防科技工业是现代战争推动的产物,也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当今世界,凡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国家,无不高度重视本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维护国家独立、提高综合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和牵引力量[3 ]1 - 7 。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针 学界认为应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针为指导,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防科技工业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必由之路。有学者提出,军民结合应进一步考虑向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方向发展,彻底冲破军民分离的格局,逐步实现军民双向互动,互相融合、转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要将“军民结合”、“保军转民”的概念扩展到“军民两用”、“民转军”、“亦军亦民”,既发挥军的优势又发挥民的优势。军民之间的转换应尽快由政府行为为主转向以企业行为为主,军转民应由生产能力转移、开发生产民品为主,尽快转向以军工技术、特别是军工高技术开发为主[17 ]146 - 148 。
(二) 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富国强军”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