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演习现场。
揭秘“中国欧文堡”——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新见闻
仲春。内蒙古高原。记者驱车当年成吉思汗扬鞭挥戈的古战场上,蓦地,一片片伸向苍穹的各型天线、新营房和帐篷村映入眼帘,这就是被世界称为“中国欧文堡”的亚洲最大、中国最现代化、陆军唯一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记者欣喜获悉:我陆军部队首个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在该基地建设成功,经过7场大型实兵对抗演习论证检验,已全面形成组织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性、检验性、研究性训练能力。这标志着我陆军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对我军军事训练转变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全军研究检验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的“战场”。不久前,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视察该基地后给予高度评价:“朱日和训练基地整体建设,特别是复杂电磁环境建设,是当前军队最好水平,处于全军前列。组织的演习实战性和对抗性强,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组训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走进基地,记者揭开了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的神秘面纱。“运用这个系统,原本无形的电磁空间就变得真切可感。”基地司令员张亮介绍说,该系统能够模拟自然、民用和军用电磁信号,构建与战场相近的电磁环境;能够监测战场上的各种通信、雷达干扰信号,使导演部实时掌握战场电磁态势;能够根据不同训练任务对电磁环境的复杂程度、电子目标威胁程度的不同要求,提供等效的电磁态势;能够实现对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数据采集和作战能力评估。
复杂电磁环境的建设成功,使该基地组训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训练条件上,实现了由一般条件下向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拓展;在训练内容上,实现了由单一组织战争行动演练,向组织多样化军事行动演练拓展;在训练对象上,实现了由组织合同战术训练向组织兵种专业训练、分队战术训练和师旅团首长机关训练拓展;在训练方法上,实现了由单一兵力对抗训练,向组织电磁对抗、火力对抗和体系对抗训练拓展;在训练手段上,实现了由实兵实装训练向网络训练、模拟训练拓展;在训练环境上,实现了由“基于场地训练”向“基于环境训练”拓展;在训练评估上,实现了由“人工概略”评估向“系统精细”裁决拓展。
演习更加逼真更加贴近实战
演习不是演戏,道理众所周知。但演习不能打实弹,导调裁决难度大,所以难以摆脱演戏的痕迹。怎样使演习更加贴近实战?几代基地人不知动了多少脑筋,下了多少工夫。如今在军区党委首长鼎力支持下,这一难题终于得到破解。
基地原副司令员、现任高级工程师张冀湘介绍,在加快复杂电磁环境建设的同时,他们依托高新技术建成了涵盖直瞄武器、间瞄武器、非火力单位的激光仿真交战系统,在单兵和直升机、坦克等各种火器上加装了激光发射和接收终端,火器通过发射激光来替代武器打实弹。同时,在坦克和步战车、装甲车上加装油路控制器,在其他车辆上加装卫星定位系统,被激光击中的坦克和装甲车,在自动释放烟雾的同时油路被切断,失去动能,单兵和直升机被激光击中便引发显示装置冒出滚滚浓烟。
演习场上间瞄火炮的火力打击效果如何判定,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过去因为无法实时收集数据,不管调理员经验多丰富,胜败裁决也难让人心服口服。以往演习时间瞄火炮根本无法显示真实作用,只能跟着“跑龙套”。现在,基地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在火炮上加装射击诸元数据采集器和发射器,自动将射手装订的射击诸元数据传回导演部的控制中心,计算机根据这些数据和对方作战要素的地理坐标自动计算出弹着点和杀伤力,自动评估出火力毁伤效果。战后,还可以在系统中查找出目标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被谁击中。
高技术打造出逼真“战场”
直瞄火器“打激光”、间瞄火器“打数据”,先进的技术手段使演习场的实战气氛一下子浓了起来。以往演习时,往往是指挥员一声令下,千军万马一路狂奔,谁跑得慢了谁就容易被裁决出局,所以演习经常看起来像赛跑。如今,被裁“阵亡”的单位由群体细化至个体,单兵、单车作战不再只是跑位,天上有飞机、远方有火炮、近处有直瞄火器,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击中没击中,伤亡有多少,实时显示得清清楚楚,再不顾生死地猛跑必然遭遇立体打击。战术射击不过硬、协同意识不强、战术动作不得当,随时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有了这套铁腕“判官”,部队开进的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开进方式不得不“讲究”了。
演习场上的变化还在延续,火力协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了。大漠之上虽不见兵力大规模集中,但各种火力却在交叉中形成优势,“战争之神”终于在演习场上抖起了威风。激光仿真火力交战系统的运用,对指挥员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不仅要熟悉火炮性能,还必须会选准时机正确使用炮火,会根据目标性质正确选择弹种和用弹量。
从这里出来才能真正走上战场
高技术打造出逼真“战场”,逼着部队施展真实 “拳脚”,但要在对抗中提高,还要有强悍的对手。记者在现场欣喜地看到,这里专业的信息化蓝军是我军信息化程度最高的部队,他们不仅自身装备精良,还加强了电磁对抗、数字通信器材、卫星、高空无人机等高技术装备,作战理念先进,作战节奏加快,多种战法组合变幻莫测,要在他们身上讨便宜简直是难上加难。担任蓝军两年来,他们在对手的软肋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伤痛”,逼着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打一仗进一步。参演官兵对他们又爱又恨,发自心底地说:“和这样的对手过招,过瘾!从这样的演习场出来,才能真正走上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