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建造航母,最关键的武器——舰载机也不是谁都能制造的。现今舰载机制造技术控制在极少数国家手里。俄罗斯倚仗其雄厚的航空工业力量在舰载机制造上尚可与美国比肩。印度就是从俄购买的航母配属舰载机。舰载机与常规陆基战机相比,强调机体结构强度更高,必须具有短距离起飞能力,能够抗海洋性气候的腐蚀,机翼能够折叠。这些苛刻要求,常使得那些有心造舰,却无力造机的国家陷于窘境。
舰船专家认为:建造航母最绕不过的难题,还有美国人的独门技术——蒸汽弹射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蒸汽弹射器、斜向跑道等技术的应用,使舰载机能够在航母上安全而高效率地起降。这些制造技术为美国独家垄断,技术高度保密。尽管蒸汽弹射器原理简单,但并不等于生产容易,其所需的承载滑块、导轨、汽缸、活塞及传动装置不仅需要超级精密机床加工,而且工艺流程非常复杂、精准。
在运用航母用蒸汽弹射器技术上,苏联费尽周折也未搞成功,只好另辟蹊径,想出依靠舰载机自身动力,通过甲板滑行起飞的办法。但此举要求飞机能够逆风起飞,且滑跑距离很长,天气情况稍差一点,就难以正常起飞。飞机在滑跳起飞中会因消耗燃料,导致滞空时间缩短和携带武器量的减少,严重影响战斗力发挥。
如今,美国依仗这个“独门功夫”,对盟国也是吆五喝六,英国CVF和法国PA2航母计划几经波折,才得到其蒸汽弹射器。其他与美国有亲疏之分的国家只好寻求搭载垂直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同这些技术层面的沟沟坎坎相比,建造航母,最重要的是需要国家下持久的战略大决心。除了前面谈到的技术因素外,要把航母真正制造出来,还需要国家持之以恒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航母建造是涉及整个科技产业链的“系统工程”,没有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做后盾,航母是不可能完工的。反之,研制航母也能带动数百产业、数千企业的发展。此外,航母造价不菲,但建成后日常维护和保养费用也是个无底洞,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普通国家往往只能“望舰兴叹”。这从另外的角度说明,建造航母是重大的国家战略行为。
美国战略学者赫尔布特认为,衡量是不是军事强国有两大硬件指标:能否研制各类先进的电子设备,能否制造超大型的陆海空兵器。而对于深蓝或远洋海军而言,建造航母正是最重要的强国标志。当今,美国国会始终保证维持12支航母战斗群作战及训练行动的经费。他们的理由是:“也许航母在未来战争中不堪一击,但充其量也不过损失航母而已;但如果不建造它,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个海上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