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科技与武器装备
在太平洋上迎候我首枚洲际导弹
发布时间: 2013-07-12    作者:王福根    来源:环球时报 2013-04-09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0年5月,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即进行“东风-5”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为保证这次试验顺利进行,我军组织了一支混合编队。我当时是江南造船厂负责动力装置自动控制的工艺员,作为一名提供技术保驾的人员,有幸随编队出航。

  动员,起航

  这次远航编队主要由2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2艘“向阳红”科学调查船、6艘新型051型导弹驱逐舰、2艘潜艇救援船、2艘海军大马力远洋拖船以及2艘海军油水补给船等18艘舰船组成。整个编队奉中央之命,载着5000名官兵和参试人员,经东海,穿冲绳,过关岛,跨赤道,日航千里,驶向南太平洋预定海域,执行导弹发射末区的测量、打捞、护航和警戒等重要任务。自明代郑和下西洋以来,数这次由我国自制的18艘舰船组成的编队远航规模大。

  1980年4月下旬,在国防科委某基地码头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副司令刘道生中将检阅了“远望”号诸姊妹船上的全体官兵和参试人员,他勉励我们要万无一失地完成这一历史重任。4月底,来自祖国各地的十几艘舰船相继在长江口的吴淞口锚地集结。随后,全体人员登岸参加代号“580”任务的誓师大会,中央领导做了指示,同时,各舰船召开动员会,强调这次试验的重要意义,每人还发了一个《动员令》手本。

  出航前一天清晨,长江口寒风凛冽。所有集结在锚地的舰船呈蛇字阵排列,前后绵延几公里。各舰船高挂满旗和欢迎旗,全体人员身着统一制服,列队于甲板上,迎候中央首长检阅。当王震、耿飚副总理和张爱萍总参谋长乘坐的国产“131号”导弹驱逐舰驶来时,汽笛长鸣声和口号声汇在一起,响彻长江口上空。过后,编队舰船按计划驶往东海前哨朱家尖海域集结,补充给养和战备物资,每人按要求做好机电、仪器仪表等设备检查。

  1980年五一劳动节,18艘舰船分三个梯队相继启程。前锋是2艘“向阳红”科学考察船,中间是以“远望二号”为首的8艘舰船,压阵的是以“远望一号”为主的8艘舰船,其中第二、第三梯队各有3艘导弹驱逐舰护航。

  遭遇跟踪

  我乘坐的是排水量两万多吨的“远望一号”测量船。出发第一天经过东海渔场时,我看到船舷两侧的黄绿色海水中,游弋着成群的黑褐色鲨鱼,相当骇人。次日,编队以每小时16海里的速度前进,穿过冲绳岛和宫古海峡的国际航道。不过就在这天中午,各种型号的日本军机飞到我编队上空侦察,下午更有不明国籍的各式飞机飞来拍照。

  这次远征壮举,引起外国军方格外关注,美、日、苏、澳等国的军舰、飞机日夜前来侦察、刺探。我感觉到太平洋上充满险情。不过,我们的编队仍然浩浩荡荡向预定海域前进。

  太平洋深处,天气反复无常,偶有云块飘过,带来倾盆大雨,过后即转为晴朗。天空随时会出现虹与霓的景象,颇为壮观。我们的船只在大洋中随水波有规律地颠簸着,一些来自北方的官兵感到十分难受。主机锅炉仓的温度达五六十度,所有操作人员和机电设备都接受着严峻考验。这些天,每人每天只能领到20升淡水供生活之用,但比起为我们护航的军舰上每人只有2~3升淡水要舒适得多。

  5月7日清晨,大洋上空乌云盖天。船上收到消息,将有大风。午后,果然风卷浪袭,汹涌海浪直扑船上建筑,当时真是险象环生。待警报解除后,主船体结构与各动力设备均完好无损,这让官兵们内心颇为自豪。傍晚驶过加罗林群岛时,巧遇迎面驶来的“益阳”号万吨货轮,双方相互鸣笛问候,感觉格外亲切。

  5月9日晚,船上收到关于中国将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新华社公告,全体官兵和参试人员心情都很激动。当然,公告播出后,外国飞机、军舰的跟踪也相应增多。半夜,船长宣布船队进入赤道,各船按惯例鸣笛3分钟进入南半球。大家每人还领到一枚金光闪闪的“过赤道纪念章”。这里的海域常有鲨鱼出没,炊事兵为调剂大家口味,大胆地用铁钩放置生肉诱钓,不到几分钟就钓起了百来斤重的贪吃鲨鱼。

  迎候“飞弹”

  5月12日,整个编队胜利到达南太平洋指定区域,并准确定位在东经171度31分与南纬7 度之间的洋面上。各舰船在此迎候来自几千公里外的“飞弹”。“校飞”工作开始,舰载国产直升机模拟运载火箭飞行轨迹,供相关舰船测试训练。6艘导弹驱逐舰在深海远处护卫。在编队外围,发现2艘苏联电子侦察船和“考察船”。澳大利亚1艘考察船死活不肯离开“校飞”区域,最后被我驱逐舰强行赶走。为友谊出发,我驱逐舰邀请新西兰军舰军官上船做客,互送礼物,劝其退出试验区域。

  1980年5月18日,历史性的日子到来,全船“实战工作”进入倒计时。北京时间上午10时,我国首枚洲际导弹点火升空,飞行29分钟即到达南太平洋600公里高空。“远望”号姊妹船上的设备早早地锁定目标,并跟踪监视其进入大气层。导弹像火红的流星一样,眨眼间从船队上空擦过,落在附近洋面上,掀起百余米高的大水柱。而与弹头分离的数据仓,则由自动开启的降落伞吊挂着飘落下来,被我“J506”号潜艇救援船上起飞的直升机迅速捞起。这一情景让官兵们非常激动,有的甚至脱下衣服扔进大海,我也将一个刻有船厂名称和姓名的杯子抛向大海,以作纪念。

  当天深夜,我们收到中央发来的贺电。5月21日,我国又进行第二枚洲际导弹发射试验。随后新华社公告称任务圆满完成,取消指定海域管制。接下来,我编队仍按三个梯队返航,过美军基地关岛,穿宫古海峡进东海。附近有我国神圣领土钓鱼岛。之前,仍有日本侦察机盘旋侦察。

  6月2日,因大雾影响,取消原定由3艘驱逐舰和护卫舰及9架“轰五”飞机进行的公海迎接仪式。3日清晨,抵达吴淞口锚地的18艘舰船列队接受张爱萍总参谋长检阅。下午,在水巡区礼堂召开庆贺大会,叶剑英元帅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回顾33年前我国海军远征太平洋,目击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总会激起我的自豪感。我认为,这样的“亮剑”行动意义非凡,对于当时打破美苏军事垄断以及保障我国改革开放的安定环境有很大作用。

    1. 瞩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2. 从雁栖湖到太平洋
    3. 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演有助地区和平稳定
    4. 谁的“太平洋世纪”?
    5. “习奥会”将为中美十年定调
    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7. 中国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持开放态度
    8. 学者称美军看似“后撤”但对中国威胁更大
    9. “太平洋世纪”决定中美关系走向
    10. 和平亚太,中国筑梦空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