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武装力量建设史
兵今天怎么用——国防大学指挥员班学员谈非战争军事行动
发布时间: 2010-05-26    作者:温庆生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5-26
  字体:(     ) 关闭窗口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即赶赴灾区抗震救灾,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灾区局势和减少震灾造成的损失作出了突出贡献。对此,本刊记者围绕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采访了正在国防大学指挥员班学习的有关部队领导和专家。

  国家武装力量

运用方式的创新发展

  田义祥(总参谋部应急办主任)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战争行动之外的国家武装力量运用方式,主要指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军事行动。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角度看,军队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主要样式:一是反恐维稳,二是抢险救灾,三是参与国际合作行动。

  此次玉树抗震救灾,就是一次典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震后,军队迅即启动军队应急指挥机制,第一时间调集兵力12798人紧急赶赴灾区,3天内救出被压埋的灾民1200多人。在此次救灾过程中,部队动员一切力量搞好保障,只要是救灾需要的,军队都尽最大努力进行全力保障,救灾物资和相关装备器材的提供,有时是不计成本和代价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7天动用飞机144架次、车辆1500多台,空运物资5000多吨,地面运输物资12000多吨。军队兵力使用采取就地用兵、就近用兵的用兵方式,首先使用有经验的、多次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把主要兵力、专业力量集中用于重灾区。根据抗震救灾需要,把整个灾区划分为13个责任区,均衡部署专业救援力量;在策略上,采取同步推进救灾与助民行动方式,在全力以赴抢救被压埋人员的同时,救治转运伤员、安置受灾民众、实施卫生防疫、恢复基础设施。震后24小时基本恢复交通通讯,48小时保证受灾群众住进帐篷、供应食品和水电,72小时重伤员全部转移至大中城市医治。18支军队医疗队的1200多名医务人员,9天诊治伤员3万余人。

  我军近年参与处置汶川抗震救灾、应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一系列突发事件,承担了奥运和国庆安保等艰巨任务,全面检验我军有效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组织指挥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各类保障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军队和武警以核心作战能力建设为依托,建立以有效应急处突为重点、与国家相关部门和单位有机融合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体系,进一步健全了应急指挥机制,加强了专业应急力量,完善了应急法规预案,强化了各类应急保障。

  非战争军事行动

  地位何以悄然崛起

  薛翔(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室主任)

  非战争军事行动地位崛起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历史产物。随着人类社会走向多极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传统安全色彩的政治、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冲突相对减缓。但国际格局严重失衡,霸权主义继续推行扩张政策,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持续不公正,南北差距拉大,文明冲突加剧,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失谐,导致恐怖主义猖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武器扩散加剧和跨国犯罪增多等,成为影响各个国家乃至全球安全的突出问题。军队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就不仅仅要以战争及其准备的方式维护传统安全利益,也要以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式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此,各国纷纷提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案和规划,根据各国的情况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不仅运用非战争军事行动处理国内各类突发事件和危机,且广泛运用非战争军事行动开展国际合作。非战争军事行动,成为军队新职能、军事竞争新领域和大国角逐新平台。如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希腊和德国均动用近万名的军人参与安保,北约还派出军舰和预警机协助。近年在国内外多次举行的非传统安全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的一个共识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地位作用明显上升,其理论发展及其实践创新,深刻反映了当代军事力量建设运用的重要趋势。

  近年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体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运用频繁。近年,我军遂行的大规模非战争军事行动数量明显增多。如2008年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和奥运安保等几场非战争军事行动,总数达到近70万人。二是行动多样。我军既要一如既往地遂行维护国家边、海、空防安全,遂行维护国内社会秩序、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系列相关行动,还要适应国家对外经济交往、深化国际合作等新情况,实施维护战略通道安全、国际救援、国际维和等一系列涉外行动。三是影响突出。我军实施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完成任务圆满,对内可广泛凝聚人心,有利于维护国家政权长期稳定;对外可展示实力,有利于支撑国家利益拓展。总之,实现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争行动力量的融合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军军事新一轮改革需要把握的重要趋势。 

    1. 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2.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引擎
    3. 与军事科学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主任郑守华研究员一席谈
    4. 狠抓后勤实案化训练
    5. 健全完善装备应急指挥体系
    6. 完善国防动员建设法规
    7. 新型指挥人才发现路径
    8. 体制外装备纳入训练保障体系
    9. 制定完善民兵分队应急预案
    10. 强化军地一体的联动机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