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是对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方针的升华,是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军民融合,是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关键在于构建军民融合的运行机制。构建完善军民融合的运行机制,是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双向共赢,从而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关键所在。
一是战略筹划机制。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现代化建设整体中的两个方面,国防建设的发展有赖于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样需要安全保障。从国防建设的基本经济属性看,总体上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资源消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国防的资源多,投入经济建设的资源就少。这就决定了国防资源的投入必须适度有效,既能使国家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又能对国民经济正常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在统筹两者发展战略时,必须从资源配置的角度,从战略层面搞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二是设施融合机制。这里的设施融合是指将重大国防设施建设融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国家大型民用基础设施建设兼顾国防建设的需要,国防项目建设也尽可能做到军民共用,充分发挥国防项目、军事设施对经济建设的服务支援作用和重要拉动作用。在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通信线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战时部队机动、武器装备调运、军事通信以及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的需要。国防项目建设也要尽量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平时期国防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国防项目、军事设施对经济建设的服务支援作用。我国在民防工程方面的军民融合做得相对较好,据统计,我国民防工程服务于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的开发利用率已达57%,民防事业已然实现由消耗型向增殖型的转变。
三是创新驱动机制。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鼓励民用企业参与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注重通过实施具有经济和军事双重效应的重大工程,如载入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工程等,带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整体跃升。军民技术的兼容性是创新驱动机制形成的前提。据统计,在西方军事强国中,约85%的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可被直接运用于军事。我国的神舟六号、七号飞船上的录音及存储设备,经过层层竞争筛选,最终选择了国内的爱国者公司研发的产品,这仅仅是民用技术参与国防事业的一个个例,但也说明我们正在逐步形成军民融合的创新驱动机制。构建创新驱动机制,旨在通过鼓励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互相渗透、有序竞争,促进军民技术的共享和双向顺畅转移,实现军民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到技术领域和产品采购的全面有机结合。
四是人才培养机制。把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置于国民教育的大系统中,依托国民教育进行部队通用人才培养和军宫学历教育,为我军高素质人才的生成和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了培养保持军事强势的第一流军事人才,外军十分重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把国家最强的教学科研力量用于军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发展军地联合教育体制提高办学效益。长期以来,我军院校和地方高校一直执行各自独立的教育体制,这不利于军事教育及时借鉴国家教育的改革成果,而且丧失了军事基础教育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军队院校培养人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需要。近年来,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国防生和从地方大学生接收干部的比例逐渐增大,这类干部综合素质上要优于过去单纯依托军队院校培养的干部。而从经济效益上讲,军队院校培养一名本科生费用为10.7万元,而地方大学培养一名本科生费用为4万—6万元。如发放国防奖学金,既大大节约了经费,也能有效提高军事教育投入的效益。
五是社会化保障机制。我军实行以国家计划经济为依托的军队自我保障模式,包揽了官兵衣食住行等诸多保障项目。军队办社会的弊端日益凸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纵观当今世界,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军队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就越高;越是社会化程度高的军队,其现代化的水平就越高。社会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一支军队质量建设不可逆转的趋势。胡锦涛主席强调“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化,搞好军供支前站网建设,在地方建立被装、给养、医疗卫生动员中心,建立军地联储、联供、联运的物资储备体系,增强战略物资储备能力,切实利用地方优势帮助军队解决基础设施、训练设施、文化设施和菜篮子工程等实际困难。将部队生活服务保障融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将一些与军事职能联系不紧的保障机构逐步剥离,建立完善社会化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