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何看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苏联模式。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错误和苏联模式的缺陷,全盘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苏联模式,认为苏东剧变是回归“人类文明”正途的观点,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出现了一股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否定苏联模式,否定列宁、斯大林的逆流。国内的一些学者迎合这股逆流,不仅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而且站在自由主义立场评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的错误来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
有的否定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认为列宁默许接受德国津贴,列宁、布尔什维克党接受德皇政府的大量资助,“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了保持苏维埃政权,不顾人民群众的反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有的全盘否定苏联模式,认为“教条主义虚无主义则与苏联模式的政治权力结合,形成了一种‘政教合一’的铁板结构。苏联模式利用政治高压而把极端虚无主义的历史观贯彻到社会各个领域。在政治上,它否定了人类探索和实践了几百年的宪政民主制度的价值;在经济上,它否定了历史更加悠久的自由经济制度,否定了人的自由财产权利和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在文化上,它否定了以往的一切文化创造,从宗教到文学艺术。总之,利用政治强权所控制的宣传机器,苏联模式把人类的从古代文明到眼前资本主义文明的漫长历史完全地虚无化,将其贬低为没有任何价值的一堆垃圾”。
有的充分肯定苏东剧变。“苏东剧变原因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偏离’,或者说‘背离’。也就是说,苏联东欧的所谓社会主义偏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当然是不能长久的。”“总之,这种经济上统制、政治上专制、思想上控制的所谓社会主义背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侵害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权利,不符合人类进步的方向,人民群众抛弃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对于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后果,毛泽东在1956年,在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时候就敏锐地看到了它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在他看来,这绝不只是一个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而是涉及如何看待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问题;如果历史被否定了,现实的社会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他说,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这把刀子不是借出去的,是丢出去的。列宁这把刀子现在是不是也被苏联一些领导人丢掉一些呢?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十月革命还灵不灵?还可不可以作为各国的模范?赫鲁晓夫的错误做法,实际上把列宁也丢得差不多了。后来事态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历史预见。苏联解体就是从否定历史开始的。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是人类追求进步的历史,在推动人类走向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当英法美等国对希特勒搞绥靖政策的时候,正是共产党人率先举起反法西斯斗争的旗帜。苏联历史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中重要的一环。苏联模式尽管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探索,在遏制资本主义劫掠方面起过重要作用。没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严重。没有苏联的卫国战争,人类极有可能遭受法西斯主义的蹂躏。苏东剧变以后,国际进步势力无法制约美国,美国一再违背国际法,发起一次又一次战争,让世界动乱不已。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然存在过严重失误,苏联模式也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列宁、斯大林都犯过错误,特别是斯大林更是犯过十分严重的错误。总结这些教训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一些学者却热衷于暴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失误,从所谓世界经验上证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错误的,这是他们的用心所在。避而不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模式的积极作用,一味全盘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否定苏联模式,否定列宁、斯大林,这符合历史事实吗?这种做法,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又是什么?
5.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认识体系。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体系是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是真正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
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他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在我们还没有看见另一种科学地解释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它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地研究历史的必由之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认识体系,实现了历史认识的革命,使人类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科学地探究历史的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称为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提出“教条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上也源远流长。自19世纪末以降,一百多年来它以庸俗社会学为理论根基,穿着‘革命’的外衣,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的面目出现,实际上却是一种小资产阶级左倾幼稚病的根源之一。”“马克思的历史图式与基督教历史图式的确十分相似。他虽然肯定了资本主义的成就,也认为资本主义是目前世界文明高峰,但他最终还是以一个设想中的未来社会阶段把资本主义的历史否定了。在他的历史观中,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是人的本性的堕落;资本主义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也是异化的,它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观念等等都将要被彻底抛弃。这显然脱离了启蒙的思想路线,陷入历史虚无主义了。”
这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是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教条主义是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摘出一些教条并加以极端化发展。”“教条主义把上述马克思历史观进一步片面化、极端化,从而走向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它把一个不存在的、仅仅是想象中的共产主义作为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不仅否定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漫长的人类历史,也否定了现实世界中的文明榜样……这就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完全解释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历史观,堕入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我们国家,某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很像尼采式的虚无主义者,在存在论与价值论上滑向虚无主义,因为他们一般不从存在的本体论意义上下工夫,只是否定其他所有的史观/价值,确立和维护自己的史观/价值,当作唯一的存在。他们虽然貌似尼采的那种强力意志,但这种强力并非来自批判者本身,而是来自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的举国宣传体制的支撑。”
他们认为,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说什么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一开始就与政治行动结合在一起,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而不是简单的学术倾向或认识偏差。由于这个原因,它的社会影响和后果也是任何其他的历史虚无主义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极端的历史虚无主义必然带来严重的现实灾难。在搞了70多年之后,苏联模式突然全面崩溃。非但没有实现它所宣传的伟大历史目标,反倒成了世界现代化历史之树上的一个巨大疤痕。国内有些学者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不断地强调原苏联时期的经济与科学成就,据此认为那些批评苏联模式的观点是‘历史虚无主义’。这实际上是在颠倒黑白。恰恰是这些学者陷入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
他们还认为,“中国目前需要引起重视的历史虚无主义,仍然是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它严重地扭曲了社会历史观,使人们不能对历史和现实作出恰当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构成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思想阻力。”“教条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不顾事实,不容许科学探讨。只要它存在,它就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没有终结历史。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把历史终结在未来的共产主义阶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马克思主义通过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向前螺旋式发展的。人类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还是要不断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历史进化论,也不同于历史循环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螺旋性前进的理论既包括历史进步的客观必然性,又包括历史仿佛复归的辩证现象。”“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进步的观念是充满辩证法的历史进步的观念,社会发展从社会形态演变看是进步的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运动。”
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要发展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特点。“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应该发展。当代现实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单纯试金石,不是仅仅用以验证、说明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性的新例证,而是使历史唯物主义更加锋锐的磨刀石。当代现实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实践检验,又是推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动力。”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坚持其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发展,任何推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所谓重建、重构,不是发展,而是修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虚无。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进行认识的唯一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解放的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认识,使历史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科学地认识了人类历史,在推动世界进步和中国人民翻身解放中发挥了理论指导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理论上的贡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这样总结道:“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和总的观念,从五个主要方面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首先,它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其次,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把工业关系当作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现象,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第三,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第四,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不仅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特别引起了对研究西方早期资产阶级社会中阶级形成过程的注意,也引起了对研究其他社会制度——尤其是奴隶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中出现类似过程的注意。最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在于它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马克思主义在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历史学家当中是产生了最大影响的解释历史的理论。”巴勒克拉夫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是对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是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有力回击。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但不会是结束变革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也不会停滞。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停滞,就是其生命的终结。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虽然存在过公式主义、简单化的不足,但其主流却是在不断发展,也会不断丰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体系扣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恰恰是最大的历史虚无主义。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历史认识也是要发展的。随着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随着史料的丰富,随着人们对现实认识更加清楚,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体系也要不断发展。这种发展不是否定过去的基本认识,不是简单的“翻案”,而是在坚持基本认识基础上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认识,揭示了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是需要坚持的。否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二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政治思潮。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评说,就不单纯是一项学理探讨。在当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着特殊的紧迫的现实政治意义,要高度重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和变种。
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并不是反对学者对历史进行新的探讨,并没有把学者通过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严肃的历史研究而改变过去的一些认识都认为是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反对的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的本质、主流进行不顾当时历史条件和客观事实的否定。
毋庸讳言,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历史亲历者发表的文章,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过去的历史,特别是走过的弯路,有利于总结历史教训。但是一些学者把自己亲历的某一过程当作历史的全部,并试图用这些细节去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主流。须知,细节的历史并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更不能代表历史的全部和本质。特别一些过去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场运动中受过冲击的人,借回忆事件而歪曲历史,就更不是真正客观的历史。
一些学者脱离客观历史事实,以自己的价值尺度,尤其是政治的价值尺度对历史进行剪裁甚至重塑,背离了最起码的客观性,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根本对立的。他们以“价值中立”相标榜,强调史学应该与政治保持距离,漫骂马克思主义史学是政治史学,攻击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御用文人”,是“学阀”。实际上,自古以来哪里有离开政治的史学呢?历史虚无主义自己也并不客观,并不中立。他们的爱憎分明,本身就彰显了他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诉求。他们的政治诉求就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的发展道路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它自身的特点来表达这一政治诉求。历史虚无主义归根结底,就在于站错了立场,背离了人民的立场,站在了替历史上的统治阶级说话的立场。他们的观点,实际上成为现实中国的一些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舆论前奏。
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所有历史都采取虚无的态度。相反,从他们的政治需要出发,随意否定扭曲他们想否定的历史。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否定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的一切进步事物和正面人物,把历史统统颠倒过来。因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与现实息息相关,特别是革命史、党史,更是直接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显然,直接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从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着手,以此为突破口,来颠覆四项基本原则。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假借客观公正、还原历史真相之名,对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他们的观点在社会上被不少人认可。这反映了我们这些年来在意识形态管理问题上不敢“亮剑”,存在一些漏洞,值得我们深思。
总体来看,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不在于总结历史教训,而在于通过历史虚无主义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颠倒了历史,而且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它混淆历史是非,引起人们历史观的混乱,丧失对历史的鉴别力。事实证明,这种是非判断标准的颠倒,必然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使人们减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丧失对共产党的信任、降低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消解对人民民主专政的认同。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影响到中国人民选择的历史道路,导致开历史的倒车和社会主义根基的坍塌。苏联解体前民众的冷漠态度,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恶果,也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