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学者 >> 朱佳木 >> 学者行踪
在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9-12-24    作者:朱佳木    来源:国史网 2009-04-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热烈祝贺第五次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年度会议召开,衷心感谢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对这次会议给予的大力支持。

  这次会议是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开过四个月之后召开的,因此,除了总结去年工作和研究今年工作之外,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交流各地学习、传达、贯彻、落实第四次工作会议精神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国地方志工作按照第四次工作会议的精神向前发展。

  下面,我借这个机会谈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第四次工作会议的精神

  要领会第四次工作会议的精神,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弄清会议的背景和它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第四次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正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召开的。它面临的形势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首轮修志已基本结束,地方志工作由过去经验不多变为经验丰富,需要总结消化;由过去靠文件推动变为步入法制化轨道,需要依法修志;由过去单纯修志变为修志与编纂年鉴、整理旧志、开发方志资源、研究方志理论并行,需要统筹兼顾;由过去编纂规划、质量标准不够规范变为逐渐规范,需要乘势推进;由过去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依赖报刊、电视变为主要运用数据库、网络化等手段,需要加强建设。它面临的任务是深入总结第三次工作会议之后七年来的工作,全面推进大体以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即改革开放头20年为记述对象的第二轮修志,力争利用第五次工作会议之前的五年时间,把地方志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2020年左右完成第二轮修志和启动第三轮修志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弄清会议的主要收获。

  在第四次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作了重要讲话,我代表指导小组作了工作报告,一些省级单位的地方志机构的领导作了大会发言。我在工作报告中,根据地方志工作七年来的实际,归纳了十个主要成绩,指出了存在的四点不足,总结了五条新鲜经验,并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七项主要任务。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次会议的意义比较大,收获比较多。那么,什么是最主要最需要我们牢记在心的收获呢?我考虑有以下六个:

  一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志工作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意义和各级政府在贯彻《条例》、保证依法修志上的责任。刘延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而且还要有文化魅力。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既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能体现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一脉相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还指出:“《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律地位,是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展以来,第一部地方志工作的全国性法规。”“地方志编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力、财力的综合支撑。各地要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切实加强领导,健全修志机构,把修志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必要投入,改善修志工作条件,改善志书收藏条件。……要关心修志人员生活待遇,稳定修志队伍。对在地方志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这是继2006年国务院颁发《地方志工作条例》以来,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的又一次明确表态和对各级政府贯彻《条例》所提出的最为明确的要求。

  二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方针。陈奎元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引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地方志工作者要把地方志工作与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志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更深刻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更充分地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关于地方志工作指导方针最为明晰的表述。

  三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志书编纂质量是志书的生命。陈奎元同志指出:“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志书质量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方志理论和编纂实践的许多方面,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体例是否科学,内容是否全面,记述是否准确,时代和地域特点是否鲜明,资料是否翔实,文风是否端正等等,这些都是衡量一部志书质量高下的基本标准。我们要把提高质量贯穿于地方志工作的全过程。要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严把资料关、体例关、史实关、保密关和审核关。志稿形成后,要仔细推敲,反复打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认真加以修改完善,不要为了赶进度、急于出版而降低志书的质量标准,更不能为限期完成任务而草率收场,使质量不高甚至粗制滥造的志书出版发行。这是关系地方志成败的根本问题,只讲编纂进度,不注重志书质量,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会失去其存史的意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第二轮修志工作全面开展的时机,制定出台《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和《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就是针对目前业已出现的某些重进度、轻质量的不良苗头,从总体上对提高志书质量提出的统一标准和要求,这是加强志书编纂规范、确保志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要从地方志的价值和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作为地方志工作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

  四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方志学学科体系是推动方志编纂实践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陈奎元同志指出:“在方志编纂实践中,方志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取得许多成果。我们要注重处理好方志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的关系,认识到两者同等重要。为方志编纂提供理论指导,是方志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方志理论研究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方志理论研究首先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要学习借鉴传统的方志理论,同时要与方志编纂紧密结合,从实践中创新理论,在应用中建立和完善方志学学科体系。新编方志与古代传下来的方志,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有截然不同的面貌和特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既能解决地方志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推动方志编纂实践的深入,又能体现方志理论和学科建设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符合地方志事业发展对方志理论研究的客观要求。”

  五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陈奎元同志指出:“发挥志书的社会效益,是地方志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重要任务,也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地方志工作者要本着修志为用的原则,不断拓展用志渠道,让修志编鉴和研究成果更为广泛地服务社会。我们要把用志作为地方志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用志的新路子和新方法。方志工作部门要有意识地培养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对方志资源分门别类做好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既要搭建自身的网络信息平台,也要加强与当地数据库和网站的合作,将方志机构收藏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转化为电子书、网络版等社会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通过方志馆、网站等平台,广泛提供给社会共享。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借助公信力较高的信息网络机构,加大地方志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地方志资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展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价值,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是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地方志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修志人才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陈奎元同志说:“编纂地方志是一项专门学问,没用高素质的人才和队伍,修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编纂高质量的志书就更无从谈起。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工作,在专业化修志队伍建设方面下大力气。”“要完善培养、教育和奖励人才工作机制,为引进优秀的专业修志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对专业修志人员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要选好精通业务、熟悉地情、具有丰富修志经验的主编和主笔,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和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能力的修志人员。”“要吸收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修志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既有较高政治素质,又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修志队伍。”

  只要把以上两个方面,即会议的背景、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主要收获加以综合观察,我们便不难看出,第四次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就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在认真总结首轮修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二轮修志和年鉴编纂、旧志整理,利用今后五年左右时间,使志书质量、方志学研究、地方志数据库、网络化建设和修志队伍的素质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为地方志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一条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志工作,促进依法修志和志书编纂质量的提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