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
国际社会视野中邓小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复出、“半退”和辞世为关节点的分析
发布时间: 2009-06-02    作者:王香平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2期 2009-06-02
  字体:(     ) 关闭窗口

  邓小平辞世:他是“不仅能改变伟大民族的历史进程,而且能改变当今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的“非凡人物”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作为划时代地改变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貌的一位伟人,当邓小平的生命画上句号的时候,他同样留给国际社会不少的惊 叹和赞誉。

  (一)邓小平:“中国现代化之父”、“伟大的共产党领袖” 

  邓小平辞世后,国际社会对邓小平的历史贡献大都放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来评论,认为邓小平领导开辟的改革开放之路,在不到20年时间里,带给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进步却是几十年、上百年以来都不曾取得的成果。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说:“邓完成了这个大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最终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就。”乌拉圭总统桑吉内蒂称邓小平是“现代中国的缔造者”。英国《金融时报》1997年2月20日文章和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1日文章都称邓小平是“中国现代化之父”。俄罗斯历史学家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撰文说:“邓小平的英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把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一笔勾销,而是努力利用建国以来所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之有利于新的政策。”南非共总书记这样评价:“邓小平是一位大无畏的共产主义者,他懂得社会主义的理想并不是僵死的蓝图。”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重新焕发了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使社会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继续在世界上蓬勃发展。美国国务院高级分析家埃弗里说:“历史将证明邓小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共产党领袖。” 

   (二)邓小平为改革开放的中国留下了“一个班子”和“一条道路”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作为第二代中共领袖,邓小平的成功之处还在于让自己的逝世不会对中国政局带来任何不安定因素。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说:“邓身后留下一个团结、稳定的中国政府和党的领导。我对中国在以江泽民主席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领导下继续保持稳定并取得更大进步充满信心。”除了一个团结成熟的领导班子外,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当时国际社会评论的一个重点。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给中国人民留下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将成为中国人民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孟加拉工人党总书记还提出,“邓小平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及影响 

  1977年10月27日,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我们要“改变落后状况,才能对人类做出比较多的贡献,那时候大家才会相信中国真正是可以的”。20年后,国际社会不仅相信中国“是可以的”,而且承认并充分肯定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首先,在亚太地区的和平、繁荣方面,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邓无疑为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澳大利亚副总理费希尔说:“我们应大大感激邓小平,因为经济改革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而对世界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次,在建立和维护平等、公正、互助的国际关系方面,联合国安理会主席马胡吉说:“邓小平对全球和平、安全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说,邓小平“在平等、相互尊重主权和独立的原则上发展国际关系所作出的贡献举世皆知”。尼日利亚《卫报》2月24日文章说,邓小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决心抵制美国的恫吓。中国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主权,使之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国家打交道而不会失去自己的个性和独立。”国际社会还认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将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前总统卡特说,邓小平的改革让“全世界都以羡慕的目光注视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将会在全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预言,在21世纪,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将比19世纪或20世纪时发挥重要得多的作用。由此可见,邓小平推动和领导的改革开放,不仅书写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也书写了世界文明进步的崭新篇章。乌克兰总理拉扎连科说:“只有极少数特别杰出的非凡人物不仅能改变伟大民族的历史进程,而且能改变当今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伟大领袖。” 

  结语和启示 

  通过梳理和分析国际社会在邓小平复出、“半退”和辞世三个历史关节点上的有关评论,不难得出以上启示:

  第一,1977~1997年,国际社会关注、肯定、推崇、盛赞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展开和推进的历史过程密不可分,并且源于他开创和引领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第二,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获得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国际社会如此关注邓小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原因。

  第三,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就非凡、举世公认,在于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王香 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00017)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