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持续的邓小平研究热。
进入70年代末以来,从总体上看日本的中共党史研究有一种本质上的变化,伴随这一变化出现了这个时期的研究特点是:研究对象多样化和研究方法丰富多彩。从数量上看,近十几年日本出版研究中共党史的专著和论文不多。但是,这个时期日本的邓小平研究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而迅速兴起,并成为日本中国学界的持续研究热点。而且,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看,似乎可以说日本学者的邓小平研究在国外的同一领域研究中很有些特色。
日本的邓小平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形成研究热是在70年代末以后。早在1956年日本元元社出版的吉田东祐著《中国革命的一百单八将》一书就介绍了邓小平的简历,并对调到北京任政务院副总理后,邓小平于1953年9月兼管财政一事做了评论。这是研究邓小平的较早的一本书。此后出版的党史著作都程度不同地有所论述和评论。如,1971年原书房出版的大久保泰著《中国共产党史》,1974年讲谈社出版的和久田幸助著《我的中国人研究笔记》等。1977年德间书店出版的和田武司、田中信一合著的《不屈的革命家邓小平传》一书,是写得很不错的邓小平传。它为后来日本学者研究邓小平的生平奠定了基础。1978年以后,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影响着中国的内政外交。这引起日本的中共党史学界的关注,于是形成了至今不衰的持续的邓小平研究热潮。
从总体上探讨日本的邓小平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一是关于邓小平的生平研究,二是关于邓小平的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三是关于邓小平的历史地位的研究。
1.不屈的革命家——日本学者关于邓小平生平的研究。
和田武司和田中信一合著的《不屈的革命家邓小平传》(德间书店,1977年)一书,对邓小平的生平作了十分细腻的描述。书中写道:“毛泽东逝世后,中国发生了以逮捕‘四人帮’为象征的重大转折。但是,继此之后更引人注目的,是原副总理邓小平的‘复出’。……如果你仔细端祥,他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从面部表情看是一个永不服输、精明强焊的人。而且,不知为什么,令人感到邓是一个有魅力又不能对他嫉羡的男子汉。具有这么一种独特风采的邓小平,过去虽然遇到‘文革’和天安门事件两次下台那种令人忧虑的事,但是今天又象不死鸟一样复活了,……。四川人好争辩,这是自古以来就出了名的。据说有不少人整天泡在茶馆里口若悬河地争论。提起邓小平,首先让人想起他作为中苏论战的主角赴莫斯科同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进行激烈争论的情景。毛泽东亲自到北京机场迎接他的归来,以示慰劳。想起那场面,真是历历在目。因为他是四川人,所以在争辩方面是谁也比不上的。……邓小平不怕下台。他真的又一次‘复活’了,人们为这种“奇迹”的发生感到惊讶。不过,人们在惊讶之时必须重新审视使‘奇迹’发生的他的实力。……人们要求恢复邓小平的工作这件事,表明他的存在不是谁可以简单取代的。恐怕说邓小平是‘掌握中国命运的关键人物’也不为过吧。”
日本中国学家内藤雄三在邓小平1978年访问日本时,在《诸君》杂志上发表了颇具特色的文章——《“五尺巨人”邓小平》,文章写道:“当今中国第一号实力人物邓小平是党的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他曾经三起三落。与他对照,邓的前辈周恩来总理被人称作‘不倒翁’,整个一生都走在阳光大道上,未曾有过一次跌落。一位是虽有跌落但又百折不挠地站立起来,现在正开创自己的时代;另一位是长期甘当毛泽东的助手,但在逝世前声望已经超过了毛。可以说邓和周为人们指明了刚与柔的两条成功的人生路。”
2.“中国历史的航船是由邓小平掌舵的”——日本学者关于邓小平的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