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外视域
印度当代中国研究关注经济崛起
发布时间: 2013-09-12    作者:章立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09-06
  字体:(     ) 关闭窗口

  印度当代中国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智库专家、高校学者、政府高官、媒体记者和在国际机构担任首席顾问的资深从业者,他们中大多数人具有出色的海外教育背景,在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与策略学等领域拥有专业经验,本人是政府官员、经济学家或高校学者,往往先后或者同时兼有以上身份,在欧美学术界、大众传媒界和印度政界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如莫汉·古鲁斯瓦米(Mohan Guruswamy)、莫汉蒂(Manoranjan Mohanty)、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查克拉巴尔蒂(Sreemati Chakrabati)、阿尔文德·辛格(Arvinder Singh)、纳拉亚南(Raviprasad Narayanan)、贾格迪什·巴格沃蒂(Jagdish Bhagwati)、杰伦·兰密施(Jairam Ramesh)、莫汉·马利克(Mohan Malik)、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 Arvind Subramanian)和塔伦·卡纳 Tarun Khanna)等人,而1998年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库马·森(Amartya Kumar Sen)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印度的当代中国研究不一定是在印度本土进行的,许多是由身在欧美的印度裔学者完成的,他们了解欧美也了解印度,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从事中国研究的。

  就研究机构来说,主要是由官方或半官方的智库和大学的研究所组成,著名的智库有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NAEC)、印度经济增长研究所(IEG)、政策计划中心(CPP)、发展中社会研究中心(CSDS)、国防与分析研究所(IDSA)、印度联合服务学会(USI)、印度海事基金会(NMF)、南亚分析集团(SAAG)、英迪拉·甘地发展研究所(IGID)和金奈中国研究中心(CCCS)等,它们在协助政府制定对华政策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加尔各答大学、印度国际大学和瓦那纳西印度教大学等17所开设汉语教学的单位中均有人员从事当代中国研究。在此基础上,1990年印度还成立了一个全国性机构——印度中国研究所(ICS),从事当代中国研究,如1993年进行“迈入21世纪的中国”课题研究,该课题从印度和中国的相互影响、中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国社会和政治变革、中国的地区发展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状况等方面开展调研;1999年还成立经济研究小组,重点关注当代中国经济、印中经济发展之比较以及印中双边经济关系中的重大课题,并与印度工业联合会(CII)、塔塔钢铁公司(TISCO)等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展专题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自2003年以来,印度当代中国研究开始转向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如2012年在圣地尼坦举行的第五届印度中国研究年会上,涉及中国经济模式和社会问题探讨的论文有16篇,数量远远超过印度中国研究界一贯的大热门——中印外交和战略方面的研究成果。

  印度对中国经济崛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主要思考印中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如莫汉蒂的《印度与中国的草根民主》和《中国的成功陷阱:对世界发展的启示》等;或者热衷于探讨印度经济何时将赶超中国的问题,以古鲁斯瓦米的《追龙:印度能否赶超中国》、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的《暗淡:生活在中国经济支配的阴影之下》、普拉纳布·巴丹(Pranab Bardhan)的《崛起的泥足巨人:剖析中国与印度经济崛起》和乔杜里· 巴尔(Raghav Bahl)的《超级大国?中国兔与印度龟的奇妙赛跑》为代表。第二类主要是在“强邻必是对手”的思维下,从经济发展、外交政策、军事对抗和能源安全等各个方面寻找“中国威胁论”的证据,包括塔伦·卡纳的《数十亿企业家:中国和印度是如何定位他们的将来和你们的》、莫汉·马利克的《中国和印度:大权的角逐者》和《龙的恐怖主义》以及布拉马·切拉尼的《亚洲主宰: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崛起》和《水:亚洲的新战场》等。第三类认为“人们热衷于讨论印度何时超越中国和中国对印度的威胁等问题,其实是一种于事无补的情绪”,从而主张中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立“亚洲共同体”将有利于双方发展乃至世界和平,为此,杰伦·兰密施专门创造出一个新词Chindia来指代中印一体。代表性的研究有杰伦·兰密施的《中印大同: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思考》和谭中教授的《亚洲巨人:龙象探戈》等。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