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论劳动互助组织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5-14    作者:吴淑丽    来源:党的文献 2024-0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中被列为首位。为实现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一般的具体途径上,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先发展初级社,再逐步过渡到高级社。互助组向初级社的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互助组内表现出来的农活安排、评工算账等方面的矛盾,根源在于集体劳动与分散经营的矛盾,这是互助组难以解决的弊病;第二,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一些互助组没有停留在解决劳作困难的阶段,而是出于推动农业机械化、降低生产风险或修建集体工程等的考虑,先行尝试土地入股、集体经营,进而发展为初级社;第三,爱国丰产竞赛运动与供销合作激发了土地统一经营的需求,助推了互助组向初级社的升级;第四,初级社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有充分的经济合理性,在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自愿互利等方面吸引农民入社。

  全文见附件

  1. 论劳动互助组织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_吴淑丽.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