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史研究再思考
——以1982年前后贯彻落实包产到户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关于包产到户如何被冠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获得合法地位,也即1982年前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已有研究书写从“政策扩散效应”“保守与开明”“利益得失”“经验理性突破‘左’的意识形态桎梏”等角度,反映了贯彻落实包产到户的复杂性。若以“人”为主线、以“贴近生活看历史”的自觉进行审视,呈现贯彻包产到户的“考量”与“掣肘”、政策推行中的“一刀切”与“切一刀”问题,融入“人性、常识和感觉”的研究维度,可丰富农村改革史的研究。通过翔实事例洞察历史深处之幽微,有助于弥补“空叙事、强说理、不见‘人’”的研究缺陷。
全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