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思想史
充分发挥经济刺激政策的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 2010-03-16    作者:李义平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3-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再好的药也可能有副作用,经济政策也是这样,既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人们之所以选择这种政策而不选择那种政策,是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更有针对性,更为有用,更为急需。这就像治病一样,明知药有副作用也得用,否则就治不了病。当然,人们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凯恩斯理论作为治理经济萧条的有效手段,逐渐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其特点是通过政府干预和政府投资以治理萧条、启动经济。从经济实践看,这种政策主张的实施确实使西方国家保持了长时间的经济繁荣,但后来却出现了滞胀。所谓滞胀,就是通货膨胀上去了,经济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时期的重点是解决失业问题,而失业和通胀是可以互换的,人们可以在通胀和失业之间选择合理的搭配,寻求最佳平衡点。通过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推动经济发展,就可以解决失业问题。然而,长时间实施这种经济政策却出现了人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互换的比例慢慢在变,要使失业率降到一定程度,需要注入更多的货币,于是出现了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如果4%的失业率伴随着2%—3%的通货膨胀率,那么,10年之后,同样是4%的失业率却意味着5%—10%的通货膨胀率。而要使物价降到2%—3%的水平,则需要以5%—7%的失业率为代价。这就是滞胀。

  为什么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会发生滞胀呢?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和自我保护。凯恩斯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工资和物价水平不变。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预期的改变,工资和物价水平都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或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二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第二阶段,人们已经根据通货膨胀的情况调整了自己的预期,并且采取你涨价我也涨价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第三阶段,如果政策不适当,市场机制受到干扰,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就变成了相互加剧的关系。这就是说,短期失业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的,具有替代关系。但在长期,这种关系却消失了,就业水平与通货膨胀之间就没有关系了,再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结果只能是滞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同时,我们也应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发挥经济刺激政策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把发挥刺激政策的作用与完善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刺激政策是临时性的,是非常情况下的非常之举,经济活力的最终源泉在于微观层面,在于企业的活力,宏观经济政策应当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其次,刺激政策应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的投资和干预不能代替民间投资,而应努力带动民间投资。第三,借助刺激政策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投资应与新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第四,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避免“货币呼吸机”效应——一旦拿掉呼吸机,就又回到原来的状态。第五,抓住时机推进改革,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 马宏伟:没有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原因
    2. 不必忌讳出台经济刺激政策
    3. 财政部长:中国不会再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4. 中国经济未破“下限” 政策大幅松动可能性低
    5. 专家:经济刺激政策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6. 稳增长动力在于深化改革
    7. 方烨:更多稳增长措施还会陆续出台
    8. 谭浩俊:货币政策调整需把握好四个方面
    9. 宏观经济政策不宜突然转向
    10. 中国经济进入去水分增长新轨道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