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思想史
李克强总理的经济理念和改革思想述要
发布时间: 2013-09-27    作者:唐任伍    来源:改革 2013-09-27
  字体:(     ) 关闭窗口
  内容提要: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的“改革论”,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措施和手段,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和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并开始实施财税、金融等全方位的改革,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明确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构建进一步改革的路径,初步形成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释放出很强的现实意义。
  2013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 上任以来,李克强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措施,迅速启动新型城镇化这个“经济车轮”和简政放权这个行政体制改革“车轮”,将“改革”作为最大的红利,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经济改革蓝图。
  一、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GDP 超过 6000 美元,人民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改善。李克强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 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变革,而且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蓝图,也感受到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全球化红利在减退;二是过去 30 多年的改革红利基本消耗殆尽,新一轮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三是社会利益更加多元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大相径庭;四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繁重。
  2012 年 11 月 21 日,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召集全国 11 个改革试点省市的负责人, 举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内容和主题围绕两个字:“改革”。 这也是党的十八大后李克强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李克强在听取国家发改委及部分省市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后,反复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 他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20 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靠什么? 改革开放就是强大的力量。我们身上肩负着两副担子:发展和改革。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 这个甜头我们已经尝到。 30多年的改革,经济建设是中心,但这个巨大成就我们是靠改革来实现的。发展就要靠改革,改革在推进过程中, 完全可以推动发展。 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
  针对一些人提出的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观点, 李克强承认劳动力成本会大大增加的现实, 但他明确指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 他说,到 2030 年,中国的劳动力还有 9 亿人,我们还有什么红利可以利用呢? 这就是改革,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我们不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 7%的增长,到 2020 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 而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1]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社会各界期待着李克强的改革思想将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上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之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的路径
  李克强清醒地意识到,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改革走到今天,每走一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的期待各种各样。 如何取得新突破? 李克强指出,如果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就会事半功倍,甚至产生十倍、二十倍的效应。 基于这样的改革理念,新一届政府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且找准改革突破口,推出了诸多重大改革举措,以转变职能作为新一届政府改革开局的关键, 力图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 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
  (一)改革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
  按照什么样的路径进行改革, 是李克强重点关心的。 他认为, 改革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 因此,需要进行很好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要找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李克强认为,我国当前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收入分配体制也与之密切相关。 这里既涉及户籍制度改革,又涉及土地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我国又面临着各种瓶颈制约,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抓住什么才能破解这种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 而这种突破口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讲的那样: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 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 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 这也是改革的方向。
  顶层设计做得好不好,需要进行试验。李克强认为,改革要先行先试,通过先行先试的方法进行探索,这种探索过程实际上就是扫雷、排除荆棘的过程, 通过探索及时建立调整和纠错的机制。 改革重在先行先试,这也是中国 30 多年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 李克强鼓励 11 个试验区做好顶层设计,做改革的先遣队、侦察兵,既要有
  灵活度,但同时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李克强反复强调,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离民族复兴只有几步之遥,我们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往前走,必须勇于试,这是我们的责任所系。 不干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李克强认为,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 中国,区域广阔,国情非常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还需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扬。 11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尽管都作了顶层设计, 但仍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从中央来讲,要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发掘地方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二)尊重法治,按经济规律办事
  改革是一场革命, 是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否定,因此必须在法治的前提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改革才能成功。 李克强既熟知国情,又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理论知识。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总理,深知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道路曲折。 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 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理念,并明确提出 2020 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奋斗目标。 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 李克强当选总理后在记者招待会上代表新一届政府庄严承诺:“我们将忠实于宪法,忠实于人民。 ”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法治政府、各项工作都要依法行政”的要求,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也明确规定,国务院组成人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文明执法。 这些承诺、要求和规定,彰显了新一届政府崇尚法治、带头遵法守法的决心和理念。
  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 政府带头敬畏法律、遵法守法,不仅可以确保政府依法履责,规范权力行使,接受法律监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而且可起到引领表率的作用,树立法治的权威,增强全社会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实现依法治国。 因此,李克强反复强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理念,认为只有依法管理经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才有前途。 在他看来,管理经济要依法办事,推进改革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改革程序,成熟的改革经验可按程序上升到法规和法律, 用法治巩固改革成果。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是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 担任总理后, 李克强在不同场合举行座谈会、召开会议,研判经济形势。 针对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外贸、固定投资增速都在下滑的明显迹象, 新一届政府在近 3 个月时间里并没有释放较大的经济政策调整信号。 2013 年 5 月 13 日,李克强说,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 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 进入 6 月以来, 银行开始闹“钱荒”,有人希望中央银行进一步放松银根“救市”,但是央行并没有施以援手,拒不“放水”,打破了市场关于央行“放水”的惯性期待。 6 月 8日,李克强再度要求“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6 月 19 日,国务院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推出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民间资本进入等八项金融新政。 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 这是李克强一个多月中三提 “盘活存量资金”,央行拒绝救市,以金融之手,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这正是李克强按照经济规律,以金融之手, 通过市场的调节让资金流向最该去的地方,恢复经济结构平衡,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力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当经济出现暂时的下滑时,不人为地出台刺激措施,而是采取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的方法, 以短痛换取长期的增长。[2]
  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经济学上的一个两难选择。 面对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过量消耗资源、造成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李克强深知“先发展、后治理”的严重性。 6 月 14 日,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将大气污染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科学施策,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
  最后, 要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 李克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改革就要涉及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为最大程度减轻改革阻力, 必须在搞活存量的基础上,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调整改变预期利益,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这是改革的策略选择问题, 在保障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选择代价较小、 阻碍较小、矛盾较小的路径,有利于降低改革的成本。
  三、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改革的目的是事关改革成败的根本问题。李克强认为,改革不是为了上几个项目,搞几个工程,而是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依靠改革。30多年的经验表明,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发展,依然要靠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 这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李克强年轻时在农村插队,当过大队书记,饱尝农民生活的艰辛, 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上任之初,李克强就想编织一张覆盖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坚守网底不破,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这张网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 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回答记者说,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
  履新刚满一个月,李克强就遇到考验。2013年 4 月 20 日,四川芦山发生 7.0 级地震,国务院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 5 个小时后,李克强赶往灾区。 因为公路不通畅,他搭乘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机飞往震中。 在救灾面前,他没有把自己当主角。 志愿者运送帐篷支架,他闪到一边让他们先走。 他不止一次地问救援人员瓦砾下是否有幸存者。 入夜了,李克强打着手电筒部署工作。 凌晨两点,他休息的帐篷灯光还亮着。 第二天,他面容憔悴,声音沙哑。 他在灾区经常安慰伤员的一句话:不用担心,政府会管您的。[3]
  从四川灾区回来,他又去考察人感染 H7N9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5 月 6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今年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 5 月 13 日,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绝不容许再出现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
  2013 年 6 月初 ,吉林 、福建又接连发生重大死伤事件,每一起事件,李克强都有批示。 “六一” 前一天, 他开会研究了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 会议提出 5 项措施,提高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水平。 6 月 16 日,九部委推出婴幼儿奶粉新规,缓解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6 月 17 日,李克强到审计署调研时叮嘱, 用到改善民生上的钱决不能变成“窟窿”,防止群众的“保命钱”、“活命钱”被挪用甚至被贪污。 6 月 26 日,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将棚户区改造等作为接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调整优化投资安排,压缩一般性投资,集中一部分资金重点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支持,把钱用在“刀刃”上,引导、带动信贷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 6 月 28 日,在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批示,医改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要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向深化改革要红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
  释放改革红利必须攻坚克难。 我国已进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离实现现代化目标越近,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就越多,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就业创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分配不公、社会公平等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难题,要靠体制改革来解决,这必然会触及固有利益调整,矛盾多挑战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义无反顾,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韧性攻坚克难,才能破除体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李克强反复强调,使改革红利惠及人民,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受益,因此就要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对改革的诉求,如收入分配、 城乡差别等, 看看他们到底希望改什么,怎么改。 也就是说,要以民之所望为改革所向,通过改革让百姓受益,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基于这一认识,李克强任总理以来,大量的时间走基层,访民生,亲民务实。 从震区到疫区,从婴幼儿奶粉到大学生就业,他领导着新一届政府,筹划着各项改革,力图通过改革,努力编织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四、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取得经济改革红利
  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 经济高速发展,2012 年 GDP 达到 519322 亿元, 折合成美元为8.25 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 超过 6000 美元。
  但是,进入 2012 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改革红利与投资红利进入惯性疲劳, 人口红利、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至 7.8%。 要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必须寻找新的引擎和动力。 李克强审时度势,果断地将新型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 李克强多次强调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改革红利。
  通过新型城镇化作为引擎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思想李克强早已有之。 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他就形成对中国经济问题的一些独到见解。 1991 年,他在《中国社会科学》第 3期上发表了《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的论文,分析了中国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 认为中国不能从二元结构直接进入一元结构, 而要经历三元结构的过渡阶段, 走三元化道路是中国经济结构转换的唯一选择, 只有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元经济结构才能最终演化为一元结构。 而促进三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根本问题在于占中国人口 80%的农村居民实现现代化, 城镇化的实现是三元结构转换成一元结构的最终标志。 因此,就要根据农村工业部门趋向于集中分布的产业特点, 因势利导使农村人口顺乎自然地向小城镇集中,逐步发展中小城市,使已进入农村工业部门的农村人口继续向现存城市转移。 要促成这一转变,必须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社会体制,调整工农业产品的价格,解决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过低问题, 逐步实现工农业基本产品的等价交换, 国家也应增加农业投入补偿其利益损失。 李克强强调,必须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建立农村工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合理分工、平等竞争的基础,从而形成新的协调机制。 三元结构才能顺利向一元结构转换。 李克强“三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的思想, 当时即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其论文获得1996 年度 (第七届 ) 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前 30 年我国同样用城镇化来刺激经济增长, 但这是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 经济增长以后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仍让决策者心有余悸。 在 GDP 指标的考核指挥下,地方政府抓项目,修大马路,建高楼,建新区, 建广场……却仍然没有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 新一轮城镇化要避免传统城镇化的弊端,就需要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2013 年 3 月 17 日,李克强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指出, 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现在大约有 2.6 亿农民工, 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有就业支撑,有服务保障。 而且城镇化也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进。 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新一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 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尤为重要的是, 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
  李克强将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关注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创业,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农业对李克强来说并不陌生,在地方主政时,他也经常到田里,“抓一把,就知道土壤墒情如何”。就任总理后,在他眼中,农业已不仅是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问题,他更关心怎样以农业现代化来支撑新型城镇化。 李克强的思路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
  2013 年 3 月 27 日, 李克强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调研,首站选择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专程考察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面积仅19.3 平方公里、 人口不足 6 万的新桥是江阴最小的镇,但却是江阴乃至江苏城镇化的样本:农民上楼成为工人,集中居住率在 80%以上,80%以上的农民成为现代产业工人。 李克强说,小城镇建好了,会比大城市生活更方便。 他高度肯定了新桥镇的“三集中”,反对人为“造城”,认为城镇化要有产业支撑,进城农民能就业创业,生活才会更安稳,城镇化才能扎实。[4]
  现代化农业是李克强的另一兴趣点。 在常熟的家庭农场,李克强说,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 适度规模经营对新型城镇化会形成有力支撑。
  2013 年 4 月 3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推动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 国务院确定黑龙江先开展试验。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综合配套改革包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等 9 项内容。
  只要是在农村走访, 李克强就喜欢到田里去看看。 在常熟,他察看了麦苗长势,2013 年 3个月后,他又到邯郸考察麦收。
  李克强不仅强调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作为改革红利的抓手, 同时还多次强调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 2013 年 3 月底在考察江苏、上海时,李克强同意并推进上海自贸区,从而使上海、长三角、长江流域形成改革开放新格局, 以自贸区建设构建经济增长新引擎。 5 月底,李克强出席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峰会,要求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6 月初,李克强到河北考察时,提出加快环渤海一体化建设,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新引擎。
  五、以简政放权为动力,启动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李克强启动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推进。
  (一)简政放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领域和中心环节,核心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李克强多次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从历次改革看,机构撤并只是行政机构改革的“物理反应”,转变政府职能才是“化学反应”。 改革不能止于“物理反应”。 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只有机构内部整合,机构改革注定会重蹈以往的覆辙,陷入循环往复的怪圈。 要想产生改革的“化学反应”,行政审批领域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事项、 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扩大向社会和市场放权的效果,建立起“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关键在于行政审批领域。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制度,强化行政服务中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简政”是李克强获取“改革红利”的第一步棋。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涉及铁路政企分开、卫生计生整合、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 国务院将其分解为 72 项任务,各部门责任明确。李克强说,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也是简政放权。 在两天后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李克强说, 这次机构改革是新一届政府要办的第一件事,要限期完成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绝不能“换汤不换药”。
  在 2013 年 3 月 15 日上任的首场记者会上,李克强回答了 11 个问题,涉及改革方略和新一届政府施政目标。 李克强表示,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 金融、 价格改革的杠杆作用,方案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保护投资者。 3 月 18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 内容是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落实任务。 3 月 29 日,李克强在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30 年前, 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 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 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 5 月 6 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 金融、 投融资等 9 个重点领域加大改革力度。 3 个月内按计划完成“简政”任务,本届政府内“放权”目标实现近 3 成。 有媒体评论,这是激发社会活力的一剂“良药”。[5]
  接着,李克强快马加鞭、按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实施“放权”。 在李克强就任总理前,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 1700 多项, 他认为,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是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并要求各部门按季度列出工作时间表,简化程序,限时办结,承诺本届政府要再削减 1/3 以上。
  2013 年 4 月 24 日, 国务院第一批取消 71项行政审批事项;5 月 6 日, 再取消和下放 61项行政审批事项;6 月 19 日, 第三批取消和下放 32 项行政审批事项。 上任 100 天,李克强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 164 项, 他曾经承诺在本届政府内取消和下放近 600 个项目, 已经完成近30%。 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之后,“跑部钱进”现象能减少,国务院各部门的重心将转为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 正如李克强所说的,我们的审批就是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国家、地方有关部门都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不是放任的。 这样更能够加快合理投资进度, 支撑经济发展, 同时也更符合经济规律,使我们监管,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 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6]
  (二)彻查楼堂馆所,打造“廉价政府”
  2013 年 3 月 17 日, 李克强在履职总理后的首次答记者问时, 表示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并就削减政府开支约法三章: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务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3 月 26 日, 国务院召开廉政工作会议,专门邀请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和副书记赵洪祝参加。 李克强表示要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改革,以严格的法律来约束权力,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把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 财政部 4 月 18 日公布的“三公经费”数据,证实了李克强的决心。 与去年预算执行数相比,2013 年本级预算“三公经费”减少了 1.26 亿元。[7]
  5 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 对各地、 各部门修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情况开展清理检查。 通知表示,坚决遏制违规修建政府性楼堂馆所现象。 通知下发后,省级政府组成部门、地市级政府都开始清查。
  6 月 17 日 ,李克强到审计署考察 ,他要求审计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 和审计署工作人员座谈时,李克强又提出了“约法三章”,他要求对各地方、各部门的“三公”等行政经费使用情况加强专项审计,切实纠正违规行为,坚决制止新建或变相购建办公楼。 政府过紧日子,把钱花在刀刃上,还要“看好钱袋子”。 实际上是要打造“廉价政府”,这符合人民利益。[8]
  ( 三 ) 加强宏观调控 , 治理产能过剩 , 发展实体经济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竞争力的高低,实体经济是关键。 现代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是依靠虚拟经济发展起来的。 因此,发展实体经济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重点关注的。 而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调控。 李克强认为,必须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既要深入研究战略性、规律性问题,也要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要把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创新驱动,既稳当前,又利长远,一举多得,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013 年 5 月 13 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表示,要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现象。 6 月 8 日,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表示,要分门别类抑制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 光伏产业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中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中国光伏产业自 2012 年起就面临着包括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决定着中国 150 多家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命运。 在这场光伏产业的“保卫战”中,作为总理的李克强一开始就十分关心, 并亲自做了很多关键性工作。 5 月 26 日,在访问德国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李克强指出,今日欧盟拟对华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对保护本国经济上的“强硬”作风。
  从欧洲归来后的 6 月 3 日晚, 在和欧盟主席巴罗佐通话中,李克强坚定地表示,如果欧方执意采取制裁性措施, 中方必然要反制。 媒体称, 这是中国政府高层第一次对欧盟明确传达反制裁的强硬态度。
  李克强不仅向欧盟表达反制裁的强硬态度,还为光伏产业支招,鼓励“启动国内市场”,为正在遭遇困难的中国光伏业 “打气” 和 “支招”。 6 月 7 日,李克强来到河北省考察时,专门到光伏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中的困难。 他表示, 当前中欧谈判成效是有的, 但谈判没有结束,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希望企业挺过两个月。 在考察环境监测的同时,李克强造访了邢台一家光伏企业。 他对企业负责人说,“困难是暂时的”, 他希望 “企业和政府一起做好工作”,除了稳住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启动国内市场,培育光伏产业的的国内需求,消化产能,助推能源产业升级。[9]
  6 月 14 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 6 项政策,扶持光伏产业。 他还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 10 条措施,提出“把调整优化结构、 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生态结合起来”。[10]这一举措,正是对光伏产业“启动国内市场”的鼓励和支持,为“外患重重”的光伏产业,指明了新发展思路。
  正是因为李克强总理的强硬态度和中方的努力,中欧谈判取得成效,6 月 4 日,欧盟作出初裁决定, 在最后一刻将临时反倾销税从47.6%下调到 11.8%。 这一结果来之不易。
  六、李克强经济改革思想的当代价值
  李克强履职新总理以来, 初步向人们展示出了他治理经济的改革思路和理念:一是务实,正如他自己所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二是坚定,如他自己所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 三是廉洁,建设廉价政府、廉洁政府,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个人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11]四是科学,防止改革过程中出现“城市病”,加剧两极分化和环境污染。
  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表现出了三个特征,以短痛换长痛,以短期 GDP 换增长方式转型,以改革红利换粗放投入。 同时也释放出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每一项改革、每一次改革都要啃硬骨头的情况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86 次提到“改革”,李克强果断地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的“改革论”,表现出了新一届领导人坚定的改革决心和勇气, 打消了那些对改革持观望态度的人的侥幸心理, 给改革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使那些对改革持怀疑、观望、侥幸顾虑的人积极投身到改革洪流中。 也给世人一个宣示,新一届领导人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期,一定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 这种改革不是草率上马,而是既有完善的顶层设计, 又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的改革,是上下齐心的改革。 中国发展到今天,能有“中国奇迹”,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要建成小康社会,依然要靠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要实现“收入倍增”,必须要靠改革开放。
  很显然, 李克强的经济改革思想对世界释放出了明确的信号: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改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全国人民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依靠集体智慧和人民的力量,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2 年 11 月 23 日
  [2]《李克强上任百日盘点:打破惯性未救银行钱荒》,《新京报》2013 年 6 月 24 日
  [3]《李克强探望伤员: 不用担心医药费 政府会管》,《人民日报》2013 年 4 月 21 日
  [4]《李克强在江苏上海考察时强调:以扩大开放释放改革红利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
  《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31 日[5]《李克强在上海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 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30 日
  [6]唐任伍:《新一届政府治理经济的理念与特征》,《人民论坛》2013 年第 19 期
  [7]《三公经费只减不增 开了个好头》,《人民日报》2013 年 4 月 19 日
  [8]《李克强考察审计署时强调:当好公共资金守护者 促进廉洁政府俭朴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人民日报》2013 年 6 月 18 日
  [9]《李克强在河北考察时强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人民日报》2013 年 6 月 10 日
  [10]《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3 年 6 月 15 日
  [11]《改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18 日
    1. 李克强会见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代表
    2.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
    3. 李克强:在改革开放创新中推动西部持续健康发展
    4. 李克强考察上海自贸试验区
    5. 李克强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6. 李克强同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
    7. 李克强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8. 李克强就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提出六大倡议
    9.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
    10.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