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西部地区推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十年过去了,如今,从北部湾到青藏高原,从经济发展到生态文明,到处涌动着建设的热潮,人民群众收获着丰硕的果实。通过这组笔谈,可以使人们领略西部大开发壮阔场景之一斑。
从北部湾驶向世界
车荣福
南宁在西部大开发中,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主办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叠加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今日的南宁,四季青山环绕、碧水蓝天、花果飘香、满城葱郁。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92.38亿元,比1999年增长4.18倍。南宁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过去的南宁和西部大部分地区一样,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整个城市长期处于全国交通网络末梢。10年来,南宁先后新建、改造、扩建、打通道路200多条,形成了“五横三纵四环”的城市路网格局,有效提升了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能力。目前南宁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373公里。坚持“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布局,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区域国际合作新高地。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是南宁市根据实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10年来,我们以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为契机,逐步完善区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目前,越南西贡商信银行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已经落地。10年来,全市引进实际到位内资1604.62亿元、外资20.91亿美元。特别是2009年,全市外贸经济逆势上扬,同比增长了49.34%。开放增强了南宁的凝聚力,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5国已在南宁设立领事馆,在这里就读的东盟留学生人数超过3000名。
做足生态文章,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南宁建设特色宜居城市的着力点。10年来,我们着力做好“树”的文章,持续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大力推进“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建设,树立了“中国绿城”品牌形象。做好“水”的文章,着力改造18条城市内河,构建“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观,打造“中国水城”。做好“山”的文章,城市规划建设注重保护山体自然风貌,显山露水。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2009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0.5%和4.1%,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62天。
大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10年来,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社保、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保障性住房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支出逐年递增,2009年达到33.9亿元,是1999年的14.8倍,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1999年至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1.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预期目标内。积极推动和完善了失业、医疗、养老、工伤、生育等基本保险制度,实现了社会保障政策全覆盖。我们精心打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使全市人民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享受着高尚多彩的文化生活。
10年开发开放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四个必须”是制胜法宝。
一是必须强化机遇意识,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机遇是成功的关键,把握了机遇,就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为南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只有善于抓住机遇、把握机遇、利用机遇,才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
二是必须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南宁各族人民有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一方面积极用好用足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另一方面坚决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创造条件,顽强拼搏,实现了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加快发展”的转变。
三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开放,提高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我们通过打造和不断完善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推进全方位开放,全面把握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合作与竞争,大规模、高质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形成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四是必须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只有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融合起来,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将生态环境蕴含的经济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
(作者: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