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史
李瑞环:关于我国绿化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10-04-25    作者:李瑞环    来源:《湖南日报》 2010-04-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

  绿化,特别是植树造林,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养护物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木材、食品、药品、燃料及工业原料。人类不能离开森林,历史上由于森林消失而导致国家衰亡、文明转移的例证屡见不鲜。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的衰落,以及我国古黄河文明的转移,都与森林被破坏密切相关。可以说,人类如果失去森林也就会失去未来,失去一切。

  我国大部分疆土适宜森林生长,在古代森林资源十分丰富。3000多年前,黄土高原曾经“草木繁茂,禽兽繁殖”,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也曾经“有松柏五木,其水草茂密”,分布着大片森林。只是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由于过度开发、社会动乱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变成少林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绿化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全国人民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全国累计义务植树300多亿株,现有人工林面积达5亿多亩;“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批省、自治区基本消灭宜林荒山,一批城市初步建成园林城市。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绿化事业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森林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共有森林20.06亿亩,人均只有1.6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林木蓄积量117.85亿立方米,人均不足1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森林覆盖率低,仅有13.9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0位左右。森林分布不均,总的来说东南多,西北少,许多地方基本没有树。我国森林的这种状况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而且还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而且还以每年67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中沙化土地每年就净增2460平方公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下降,物种总数的15%~20%受到威胁,数千种动植物濒危,已经有一批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在国土上绝迹。自然灾害日益加剧,从1950年至1989年,我国平均每年洪涝面积约1.2亿亩,干旱面积约3亿亩,而1990年至今平均每年洪涝面积增至2.5亿亩,干旱面积增至3.4亿亩。以大家熟知的沙尘暴来说,特大沙尘暴在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1990年至今已发生23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去年4月北方地区发生的一次大范围沙尘暴不仅使北京降落泥雨,还危及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在许多地方仍未有效制止,由于各种原因,全国每年约有3000万亩有林地逆转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乃至非林用地。如果我们再不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状况,那么,不仅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难以实现,就连中华民族的生存也会成为问题。

    1. 聚焦:四位老领导的手艺活儿
    2. “协调渐进”:李瑞环的经济发展思想
    3. 读李瑞环《看法与说法》有感
    4. 务实工作的精神再现 理论求索的思想结晶
    5. 李瑞环谈调查研究
    6. 在政协八届二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7. 唯自净者可以净人
    8. 法治中国更平安
    9.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0. 先“洗脸”,再“板脸”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