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灾害状况与灾情概述
1.灾害状况
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全国性旱灾,从气象、水文、农业、民政和统计部门记录的原始资料文献看,这是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干旱灾害。按照国家气象局分析发布和出版的权威性资料文献[1],水利部统计归纳的资料和研究出版的专著[2],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汇编的《中国灾情报告》[3],概括其记载、归纳与研究,陈述于下:
按《中国灾情报告》记载,1958年,“为近30年未有的大旱”,1959年,“受灾范围之大在50年代是前所未有的。”[4]刘颖秋主编的《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认为,“是新中国成立10年来旱情最重的年份”。[5]
《中国灾情报告》认为1960年持续旱情扩大:“……除西藏外,大陆各省区旱灾面积高达3812.46万公顷,为建国以来最高记录”;“本年灾情是建国后最重的,也是近百年少有的……”是年大旱,除黄河外,还有不少河流断流……1961年,旱情持续,东北局部、西北大部、黄淮、长江流域、西南北部降水偏少2-6成,局部地区偏少6成以上,依然是全国较大范围持续干旱的一年。[6]
人们习惯上将这几年的灾害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从干旱灾害发生、发展,延伸和转移看,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干旱灾害,前后延续了五年。时间上,以1959年夏秋至1960年夏黄河流域、西南、华南为主,1961年春夏秋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连续干旱为主;以及1962年春夏、夏秋的华北黄河流域、东北的干旱。
2.1959-1961年的干旱在建国以来干旱灾害长序列里的地位
成灾统计居于首位。
受灾与成灾面积是衡量灾害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干旱这一黑箱系统产出结果。长系列来看,它是气象降水、气温-蒸发、土壤含水量、作物需水、田间持水诸多要素交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在1949-1990年的长时期内,“全国受旱面积超过2000万hm2的有23年,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hm2的重旱年有12年,成灾面积超过1500万hm2的大旱年有5年,按成灾面积大小,依次为:1961年、1978年、1960年、1988年和1989年……受旱率超过15%和成灾率超过5%的有15年,包括1972年、1976年及1959-1961年、1978年-1982年和1985年-1989年等3个连续年段。受旱率超过20%和成灾率超过10%的有6年,分别是1960年、1961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89年”。可见,仅按成灾面积统计,1959-1961年在该长序列中,成灾面积名列前茅,而在建国初期17年(1950-1966年)的统计里,该时段的受旱面积、成灾面积、粮食减产量、受旱人口的统计数值,则更居于首位(见图1)。[7]
图1:
中国农业旱灾的长时期(1950-2001年)变化中,“受旱面积的7个高峰期为1958-1962年、1972年、1978-1982年、1985-1989年、1991-1995年、1997年、1999-2001年,均在3000万亩以上。几个受旱超过4000万亩的严重干旱年,如1959年、1960年、1961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89年、1991年、1992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均出现在上述高峰期”。[8]
由国家气象局主持的重大课题《中国气候和环境演变》[5]中“极端气候与环境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条,也谈到在1949-1990年:“全国旱灾成灾面积接近或超过1000×104hm2的有15年,包括1972年、1976年及1959-1961年、1978-1982年和1985-1989年等3个连续严重干旱年”[9](参见图2)。
图2 1950-1990年全国历年受旱、成灾面积序列
“1959-1961年,我国遭受连续三年少雨干旱,灾情十分严重”[10]。这是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在40年后,对这次干旱灾害的冷静而简要的权威性评价。在水利系统的有关重大自然灾害的统计和专著中,也始终确认这几年的干旱灾害的严重性。
二、1959-1961年全国干旱灾害天气背景的回顾与评价
根据长系列旱涝灾害变化规律, 1959-1961年干旱灾害有其宏观的天气背景。
1.夏季降水变异的背景。
夏季降水直接地影响着当年秋季农业收成和秋播。从夏季旱涝特征看,建国初期的1953、1958、1959、1960、1961、1964、1966年都属于1类为北方型,主要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盛产粮食的江淮流域大范围少雨,梅雨偏弱,出现明显伏旱。从我国夏季雨型的变化规律,认为50到60年代末,以1类的北方型为主。本文研讨的连续干旱灾害,就处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此外,夏季季风强度指数与降雨雨型关系密切,从统计看,夏季季风强年依次为1961、1960、1988、1981、1990、1964、1963、1959、1989、1973、1975、1962、1985、1994、1977年,研究时段的几个重旱年都在此列,而且观察后来导致重旱的1988、1989、1994年,也均属季风强年。再次,夏季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北,长江及中间地带易少雨,盛夏出现伏旱,如1959、1961、1973、1976、1994,研究事件也有两年在此列。此外,当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偏高时,有利于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和东亚夏季风偏强,导致1951年以后,以北方类型降雨占优势,该系列干旱事件处于这一阶段。
印度低压偏强时,夏季多雨区将位于黄河以北,而江淮、西北将可能干旱少雨,如1959年8月,1961年到1964年,印度低压由弱转强,趋于最强劲,而系列干旱事件,就发生在这个转强的时段。[11]
2.秋季和冬季季风变异。
秋季和冬季季风气候变化,也关系到当年或次年的冬半年降水模式,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次年夏季农业收成,以及长江流域早中稻生长。对热带太平洋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异常关系的研究[12]认为,前期秋季海温异常偏高,未来冬半年东亚冬季风将异常偏弱,反之,未来冬春的半年东亚季风将显示偏强。而东亚冬半年,也即该年冬次年春季,其冬季季风强弱,往往影响到跨年度的冬春连旱。1958-1999年秋季西太平洋暖池统计资料显示:某年与太平洋海温关联的冬季风较为强劲,该年春或上年冬,(或者该年冬半年)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如1958、1959、1960、1972、1978、1982、1986、1989、1990、1991、1994、1997年。本文研究时段的连续干旱灾害,恰恰发生这种冬季风较为强劲的年际。
对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与长江黄河流域汛期降水关系的研究认为,1959-1969年长江中游少雨区,对应高原的少雪年;黄河流域6月降水等级偏少的1959-1978年,也对应高原的少雪时段。高原降水积雪,自然也是与冬季风强弱相关的。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主要农业区遭受的干旱灾害,也处于这一青藏高原少雪阶段。干旱有着较为宏观的天气气候背景。[13]
2.印度高压撤离早晚的影响与其他物理因素。
陶诗言院士指出印度高压撤离时空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6月突变的关联,由此,后人的研究认为,印度高压平均撤离期是6月的第2候,最早是5月第4候,而59-61年干旱背景中,1958、59、60年该高压撤离时间分别为6-4、6-6、6-2,相对均值较晚,59年则是1955-95年中最晚的一年。研究认为:“初夏季节转换晚时,我国汛期降水偏少,其中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地区偏少的可能性更大”[14]。本研究时段正好符合这种宏观的规律。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与中国东部降水类型似有较为显著的关联。1950-1990年代资料统计,厄尔尼诺发生年,7月降水类型多为2型、3型,而1958-1961年的夏季降水模式为1型,我国中东部连续干旱时段处于1957年和1963年两次厄尔尼诺事件之间。[15]从以上影响我国主要农业生产的宏观气候变化和当时天气条件看,形成1958年冬——1962年夏秋的连续干旱,是灾害性天气形势的客观反映,导致汛期少雨和冬春连旱的气象条件交替出现,促使了这些年持续干旱在江淮、黄淮和西南地区发生。
三、研究阶段降水资料的再分析与评价
1.降水记录距平的传统方法分析
1958年6、7月,长江下游地区降水距平为负50-85%,6-9月,湘东、赣北、浙西降水负距平为35-70%;均属于全国部分地区重旱。1959年,3-5月,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冀北、内蒙、辽南出现旱象,降水负距平为25-50%;7-9月,渭河、黄河下游以南至岭南广大地区,降水负距平为30-80%,属于全国较大范围的重旱。59年冬至60年春夏,华南与云贵川重旱,1960年,3-6月,渭河、黄河下游、海河重旱,7-8月,长江中游重旱,降水负距平分别为25-80%,45-85%;属于部分地区的冬春夏连旱,中部主要农业地区的大范围春夏、伏秋重旱。1961年春夏,华北大部、东北西部、鲁北部分重旱,降水负距平为30-60%,4-8月豫南、鄂北局部重旱,降水负距平为40-65%,6-7月长江下游部分地区局部重旱,降水负距平为45-80%,6-8月黔北川东和长江下游部分地区重旱,降水负距平为40-85%。依然属于全国较大部分地区重旱。1962年全国仍有相当多的地区严重干旱,春夏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严重干旱,降水距平负50-90%,7-9月,湘东、赣南、闽南降水负距平35-65%,8-10月华北、东北西部出现重旱,降水负距平为50-80%。因此,从1958年秋冬开始,迄至1962年秋冬,全国东中部主要农业地区遭遇了一场连续的干旱灾害,其中尤以1959-1961年为重。不过,在某年某些季节,干旱仍属于全国部分地区或东北、或中部,或西南、西北局部性的。[16]
图3 1959-1962年全国降水平均距平
由图3可以看出,连续几年的降水距平,显示出仅在中部、以及西南、西北和华南出现大面积轻度干旱,距平数值为-25% 至0%;局部中旱。而图上以黄色表示的干旱地区,的确也是那些年农业生产遭到重创的地区。本分析工具采用水利部信息中心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气象系统,分析结果以国家气象中心用同序列资料和同样方法检验,结果完全相同。
2.《中国气候灾害分布图集》分析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编绘的《中国气候灾害分布图集》(海洋出版社,1997年),其中显示的这些年的分季灾害形势综合,与以上文字记载的灾害情况、全年缺雨情况,大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