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岷江峡谷,从映秀到汶川,黑色的沥青路面一路蜿蜒。这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完全毁损的“生命通道”,仅时隔一年,就实现了双向通行,连通两地的高速公路也将在明年通车。目前,四川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1140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项目已开工79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9%。
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交通设施……地震灾区目前建成的项目,绝大部分都与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2008年岁末,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的羌族汉子赵林万万没有想到,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他刚刚建好的新家,从堂屋、厨房到酿酒作坊,边走边看边问,仔细了解赵林一家生产生活的情况,还高兴地品尝了一口农家自酿的苞谷酒。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的牛飞村又有了新变化。赵林家的门楣上挂起了“灶淋酒家”和“民俗旅游定点接待”的牌子。牛飞村已经建成四川民俗旅游的定点村寨。坐在崭新的场院里,老赵很想再给总书记敬上一碗苞谷酒,聊一聊生活的新变化。
携手同心
把灾区当作“家”来建设
如今,再进地震灾区,连绵的群山所覆盖的,深邃的峡谷所荡漾的,辽远的天地间所弥漫着的,全都是一个“情”字,那是18个援建省市对灾区人民的手足之情。
每个援建者心里都牢牢树立起了一种信念——要把援建灾区当作建设自己的家园,要在党和灾区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绵竹市孝德镇新城,注定成为一个彰显高水平援建成果的标杆之地。从2009年2月12日到2010年5月4日,一年多的时间里,5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这里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像建设苏州城一样援建孝德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速度建设”,“苏州品牌”在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中得以充分展现。
事实上,“三高”也是18个对口支援省市共同遵循的原则。
威州镇是汶川县县城所在地,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水、电、路、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被毁。灾后,广州市对口支援汶川县城。
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一个是民族山区的门户。当广州市携28亿元来到威州镇恢复重建时,这两座反差巨大城市的结合令人无限期待。
“在刚刚经历过特大地震打击的断裂带废墟上新建一座城,其难度之大不可想象。”广州市援建工作组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俊夫的这句感叹,饱含了广州市援建工作团队的酸甜苦辣。
然而,敢于面对困难是广州这座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宝贵因子,它也被带到了地震灾区。
——科学谋划。广州在全国邀请专家团队,对汶川县城灾后重建和未来发展制定长远规划;
——尊重市场。广州建设威州建材市场,在全国招商建材生产企业,通过市场办法有效解决了建材供应紧张的问题;
——制定制度。广州援建工作组根据国家灾后重建和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共6大类46项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援建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两年过去,汶川县城脱胎换骨,一个安全的、现代的城镇崛起在废墟之上。
北京援建,追求高标准。保质量、保安全、保功能,“首都形象”在援建中树立。
春节住进新居,什邡市廉租房住户易春良对房子质量伸出大拇指。修建时,他曾数次到工地见到北京监理人员,他们用眼睛测、用尺子量,让工人拆掉不合标准的墙头。住户们难以想象,小小的卫生间,做蓄水3天的质量验收就有3次。已经交付的2420户廉租房,没有一间出现渗漏。
“智慧岛”建设工程是浙江援建青川项目中规模最大、任务最艰巨的工程,包括青川中学、青川职业高级中学、青川教师进修学校,体育馆、竹园第二初级中学等5个文体类项目。
“智慧岛”教育园区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柔性抗震技术——抗震垫技术。“整个教育园区的三所学校以及体育中心全部按照8度抗震9度设防来设计。”董升忠说。
援建灾区绝不是简单的修桥、铺路、建房,更重要的是提升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苏州首先提出“重恢复更重提升,助振兴更助发展”的援建理念,一开始就将“输血”与“造血”纳入了通盘考虑。
小金县汗牛乡大哇村地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上,种植的蔬菜粮食都是绿色食品。江西省援建的美汗路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对口援建,为灾区群众揭开了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