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陈云研究
陈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 2009-09-11    作者:刘仓    来源:国史网 2005-04-10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也是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历史。坚持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陈云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毕生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对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实践和理论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毕生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1981年3月,陈云同邓小平谈话时,对正在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加写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六十年,这样写,毛泽东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有了全面的根据。二是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习毛泽东的哲学著作,还有马恩列斯的著作和历史。26日,邓小平将陈云的意见转达给《决议》起草小组负责人,指出:这些意见很好,请转告起草小组,并报告胡耀邦。《决议》中关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要写得更丰富、更充实,结束语中也要加上提倡学习的意见。[1]陈云的意见,不但对《决议》突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中外历史与现状的研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吹响了新时期全党学习运动的号角。

  陈云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由来已久。早在青年时代,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敏而好学,在大革命浪潮的洗礼中就阅读过许多马列书籍。30年代,他在莫斯科列宁学校学习时就因成绩优秀而获“突击手”的称号,之后他还组织过西路军入疆部队学习活动。这为陈云终身倡导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云力主终身学习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延安时期。当时,中央组织部内组织了一个领导干部学习小组,集中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的论著,特别是学习哲学。这个学习小组坚持了4年多,由于学习好又坚持得好,被评为中央机关的模范学习小组。陈云在领导中组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起了表率作用。这次学习,他收获很大,“思想上的进步可以说发生了一个飞跃”。[2]同时,陈云主持起草的中央文件、参加的许多重大会议和活动,其中许多是关于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大事件,说明他为推动全党的学习运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一时期,陈云还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发表了多次演讲,[3]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原因、性质、内容、意义、方法,集中反映了延安时期陈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思想,其中许多重要的精粹思想和观点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学习的内容,这是陈云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理论贡献。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陈云力主终身学习的第二个高峰期。1969年10月,陈云会同王震前往江西南昌蹲点调研前,交待身边工作人员带上《马恩全集》、《马恩选集》、《资本论》、《列宁全集》、《列宁选集》、《斯大林全集》、《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等书。在江西的二年零七个月里,他基本上阅读了这些著作、文章。1970年12月,陈云接到女儿陈伟华来信,得知她除了工作以外还坚持读书学习,非常高兴。他在复信中要求她学习马列主义;学习中国近代史和世界革命史;了解国际形势、世界革命的大事件和中央的政策。[4]1973年8月,陈云写信给陈伟华,表示想用两年时间,再精读一遍马恩列斯毛的若干著作,并吸收家里人一起学习。方法是先自己阅读,每星期日上午集中,大家提出疑问和交谈学习心得。先学哲学,第一篇是《实践论》。1975年,陈云开始从《列宁全集》第23卷《远方来信》一文起,再次逐篇精读《列宁全集》各卷,直至1976年10月25日,读完第33卷最后一篇文章为止。[5]

  陈云力主终身学习的第三个高峰期就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左”的思潮的遗毒和右的思潮的滋长以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陈云反复强调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学习哲学的重要性。这一时期,陈云主要向以下四个层次的对象提倡学习马列主义。首先是向接受党校教育的领导干部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的重要性。在与邓小平谈话之后,1983年2月,陈云致信王震、蒋南翔,表示同意他们在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讲话的基本精神。26日,会议传达了陈云的这封信。5月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决定》指出,各级党校的基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用党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现代科学知识、业务知识武装党的干部,为党培训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党性强、作风好和有现代化建设知识的领导骨干。[6]其次是向党和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强调学习哲学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蔓延,他在思考国际共产主义命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前途过程中,着眼于党的最高领导层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反复地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注意学习哲学。1987年7月17日陈云在同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负责同志谈话时讲过。12月18日同胡启立谈话时说,你要学哲学,学了哲学,脑袋会更加灵光。列宁把帝国主义的特点归纳为五条,恩格斯把马克思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归纳为两条。总起来说,管一切东西的是哲学。1989年9月16日,陈云致信薄一波、宋任穷并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又指出:“应该组织中顾委常委和在京委员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其目的有二:一是我们这些老同志有丰富经验,但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二是带动新干部乃至全党同志都来学习哲学。”[7]再次是向省级领导干部和身边工作人员谈学习哲学的重要性。1983年7月7日,陈云专门同秘书谈学哲学的问题,要他今后每天晚上看几十页书,并找几个同志一起学,每星期讨论一次,为期两年;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要订一个计划。他说:哲学是最核心的东西。马克思之所以由青年黑格尔派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主要就是因为他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经过改造,结合到了一起。有了这个东西,才有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我到延安后,毛主席让我学哲学,还给我派了教员,我认真地学了三遍。那时中央组织部的读书班,在延安是比较有名的。那几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延安学习前,我的讲话、文章缺少辩证法;学习后,讲话写文章就不一样了,就有辩证法了。[8]1988年5月,陈云在接见浙江省委负责人时强调,领导同志要学点哲学。无论工作如何忙,也要抽点时间学习。学习时不要急急忙忙联系实际,接触实际多了,自然而然会联系起来。1990年,他85岁高龄时,还利用到外地休养的机会,向当地党政领导同志讲解学习的意义,介绍自己学习哲学的体会。[9]最后是通过传媒向更广泛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1983年7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陈云1939年12月的文章《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8月,《文献和研究》刊登陈云在革命战争年代撰写的关于党的建设的5篇著作[10]。编辑部在按语中说:在整党学习时,把学习这些历史文献同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和《邓小平文选》等当代文献结合起来,把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同研究当前整党工作结合起来,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教益。1991年5月12日,陈云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大辞典》题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95年1月19日,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在《陈云文选》再版补充文稿送审本上签名,并嘱咐身边工作人员一定要送请中央常委审阅。后来,当秘书说中央常委审阅后表示完全同意,并相信三卷《文选》再版后对于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理论、政治水平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时,他欣慰地点了点头。[11]可见,这一时期陈云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为推动全党的整风学习运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纵观陈云的一生,是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生。对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对己,严于律己,学而不厌;对事业,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对党和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云是党内当之无愧的宣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堪称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党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建设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陈云指出,“对于学习的意义认识得够不够,是决定我们能否下决心学习的关键”。[12]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重大意义的论述,对当今党和国家建设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党的历史责任,是每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思想理论建设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精神因素。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法。”“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13]这集中概括了思想理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陈云的观点与列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党的生命力的旺盛与否,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指导思想的生命力旺盛与否,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而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工程。陈云指出:“我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斗的党,首先,我们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才能培养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14]他认为,“学习理论和参加实际工作都是每个共产党员不可或缺的责任”。党内的老干部、高级干部首先要努力学习,成为学习的模范。他指出,共产党员的口号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只有具备以上六个条件[15],才不愧称为一个良好的共产党员,才不致玷污了这个伟大而光荣的称号。

  中国共产党登上革命历史舞台以后,对中国革命的理论准备不足,马克思主义的修养也不很深厚。普遍地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提高党员干部的本领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的迫切需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发起的全党干部的学习运动,提高干部的理论文化水平,“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状况,陈云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运动需要领导干部更进步、更高明,更具有本领,“为了把握伟大而又变化多端的中国革命运动,必须增加一点革命的理论,增加一点历史的知识”,增加一点文化知识,他说:“有丰富的革命经验,如果再加上文化知识,再加上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样,经验、文化知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三样东西都有了,而且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那还了得!”[16]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文革”的影响,党的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陈云强调,培养干部要德才兼备,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作为培养干部的基本内容。他说:“很好地培训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领导骨干,是党校的迫切任务。”“党校学员既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此为主课,又要学习一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以提高领导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17]

  陈云还强调,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增进党的团结统一、防止党的分裂和防止出现像张国焘之类的野心分子具有重要意义。延安整风时期,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为七大的胜利召开,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建国以后,他在七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时,把加强党内的马列主义教育,作为保障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和防止出现张国焘之类人物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云强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人不但要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要为共产主义事业、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这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然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党内思想战线上的精神污染现象有所滋长,有的别有用心地借否定“文革”而否定党的领导、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道路;有的明目张胆地美化私有制和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忘乎所以地鼓噪抽象的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等等。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宣扬抽象的人道主义与异化,“实际上只会引导人们去批评、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没有希望。既然如此,干社会主义还有什么意义呢!”[18]陈云非常赞成邓小平的讲话,他强调,不要“看见外国的摩天大厦、高速公路等等,以为中国就不如外国,社会主义就不如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就不灵了。对于这些人,我们要进行批评教育,对其中做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经过教育不改的,要调动他们的工作。”[19]陈云认为,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同一切违反共产主义理想的错误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他警告:“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整个事业就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20]1985年9月,陈云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些人,包括一些共产党员,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为了私利,“一切向钱看”,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甚至违法乱纪。那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产阶级哲学,那种不顾国格人格的奴才思想,就是危害社会主义的因素。他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党员和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才使党始终有战斗力,使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更加要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他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把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这种宣传教育不能有丝毫减弱,还要大大加强。”[21]80年代末期,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一些人攻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丑化党的历史,导致极大的思想混乱,成为1989年“动乱”和“暴乱”重要原因。陈云说,经济搞不好,会翻船;宣传出问题,也会翻船。防止和平演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需要加强马列主义学习,筑起思想上的“钢铁长城”。在陈云看来,理想信念的坚定来源于思想立场的坚定;思想立场的坚定来源于理论武装的科学;而掌握科学的理论是建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彻底革命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指出:“有针对性地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育,那么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并不可怕。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真理,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22]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