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丁肇中和他的中国团队
巨大磁体上太空,不可能。
“中国制造”,不可能。
美国恢复发射计划,不可能。
太多的不可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和他的磁谱仪项目团队都经历了,但他们始终坚持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很多人当初认为不可能,但我们做到了!”丁肇中说。
磁体上天——中国人解决了近40年无法攻克的世界难题
寒风刺骨、雪花纷飞。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院内,一位穿着灰色大衣的老人吃力地挪动脚步,跟在一辆卡车后,雪地里留下一长串脚印……
这位老人正是丁肇中,卡车上装载着凝聚着他多年心血的磁谱仪。
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专家陈鹏回忆说,今年2月,丁教授率领大家对磁谱仪进行运输测试。“当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钻进汽车,发动马达,准备跟上卡车,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忽然,人们发现丁教授徒步跟在卡车后面。”
“74岁的老人,就这样冒着风雪,跟着卡车,围着偌大的测试场走了两圈,这让在场的所有记者和科学家为之动容。”这一幕同样令电工所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秋良感叹。
“磁谱仪项目是我40多年里遇到的难度最大的实验,甚至比当初为我带来诺贝尔奖的发现J粒子的实验还要困难得多”。丁肇中说。他发现J粒子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磁谱仪项目却让他及其国际团队奋斗了十多年。
磁谱仪项目的关键是将一个桌子大小的磁体送入太空,目的是寻找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我的创意是1994年2、3月时提出的,因为我在60年代末就做过反物质的实验,此后也经常考虑暗物质、反物质的问题”。
然而,他的创意面临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大型磁体上不了天,因为此前的大型磁体有漏磁和二极磁矩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干扰航天器飞行。1972年,曾有科学家提出过类似计划,但因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而放弃。
“丁教授找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英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但都找不出好方法,”王秋良说。
1994年,丁肇中偶然在美国一份文献中看到中科院电工所的论文,发现中国能制造很好的磁铁,于是飞到北京,造访电工所。与俄罗斯方案相比,电工所提出的永磁体方案具有重量轻、无漏磁、无二极磁矩及磁场均匀等优点。
丁肇中把中国的方案带回美国,获得一致肯定,1995年,与中方签署了合作合同。
“近40年无法解决的难题,最后还是由中科院电工所给解决了,”丁肇中说,“如果缺少了中国科学家,如何将大型磁体放入太空这一几十年来的难题恐怕现在还无法解决。”
1998年6月,磁谱仪项目的实验机阿尔法磁谱仪1终于搭乘“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10天,获得了大量重要数据,其核心部分就是中国制造的永磁体系统。
2011年2月,阿尔法磁谱仪2将搭载最后一班航天飞机,在国际空间站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太空探索,而其核心部分仍是当年的“中国制造”。
“一个产品,经过航天飞机飞行,经过12年的存放,还能上天,这足以说明,咱们提供的产品质量非常优良,性能特别稳定,”中国航天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所(简称“航天科技一院”)专家王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