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孙家栋,1929年生,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我国卫星事业和深空探测事业的开拓者,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
听说过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了不起的传奇人物。见过他的人,都忘不了他那温和的笑容、温暖的大手。
他是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老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出中国深空征程,40年100余颗中国星,他的“孩子”有34个。81岁时,他又拿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给自己打3分,在5分制里,这是个及格分。
他就是孙家栋。
不是起点的起点
2009年3月5日,钱学森给孙家栋写去一封信,98岁老人亲手签了名。信中说:“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地祝贺!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孙家栋一字一句细看,为钱学森在信中7次提及“您”这个称呼感动不已,心绪难平。
1967年7月29日,一位姓汪的部队参谋驱车直接找到孙家栋,讲明来意,传达指示,随后又直接将他从北京南苑送到当时北京西郊的友谊宾馆。从造导弹到放卫星,人生的转折,似乎也只是十几公里的距离而已。
由钱学森推荐,在导弹设计领域已小有名气的孙家栋,38岁时受命领衔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第一次搞,就连一个满足质量的简单的21芯插头都找不到。工业水平、科技水平都有差距。”
孙家栋回忆说,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在1970年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但从当时情形看,已经取得不错成绩的科学院卫星研制工作由于受“文革”冲击几乎停顿。同时,由于卫星方案内容很多,加大复杂程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条件。卫星上的各种仪器研制进度不一致,一查有的仪器,甚至还没开始动手做。按照既定方案继续,到1970年很难完成。
聂荣臻元帅万分焦急,于是找到钱学森,一定要在1970年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
“钱老组织我们反复研究,最后得到一致意见,就是确保1970年第一颗卫星上天,方案需要简化。第一颗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也掌握了航天技术。时间来不及,科学目标可以让下一颗卫星来实现。”孙家栋说,这样卫星里面的仪器简化到最低程度,“感觉到可以拿下来。”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寥寥12字,简洁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以此形容初次接触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孙家栋也十分贴切。
当时的孙家栋就展露出擅长总体协调的能力。他选定的来自不同单位的18名技术人员,后来成为中国卫星发展史上著名的“十八勇士”,得到了毫无争议的认同,人们还敲锣打鼓把这些技术人员送来。
“那时候分歧厉害,提名很难,最后凑巧,群众对名单没什么意见。”分析原因,孙家栋谦虚地说,“从工作需要出发选人,人们自然通情达理。”
随后,他又重新制订了“东方红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方案需要有人拍板,孙家栋找到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刘华清,直率而恳切地说:“你懂也得管,不懂也得管。你们定了,拍个板。我们就可以往前走。”
出于对毛主席的热爱,许多卫星产品研制单位流行把毛主席金属像章镶在生产工具上,继而又镶到产品上。这导致卫星重量超重,也极大影响卫星质量。虽然事关重大,但验收产品时,谁也不敢说出“毛主席像章影响卫星了”这句话。
孙家栋去人民大会堂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卫星进展,为了是否该如实汇报像章的问题,他想了一夜。汇报时,图纸铺在地毯上,孙家栋蹲着给周总理讲解。周总理听得入神,也蹲下来细听。孙家栋趁机提了像章的事情。周总理听后同在场的人说:你们年轻人对毛主席尊重热爱是好事,但是大家看看我们人民大会堂这个政治上这么严肃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要挂满毛主席的像。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挂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周总理一番话,最终解决了一个棘手难题。
19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上天并成功入轨,传回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举国欢腾。中国从此迈入太空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消息传来,短时间内,天安门广场就挤满了激动万分的人群,人们争相传看人民日报号外。
比较公允的评价是,如果按照原来方案,东方红一号卫星不可能在1970年发射成功,有人说,“没有孙家栋的这两下子,卫星发射可能还要再等几年”。
“十八勇士”之一、后来成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的戚发轫说:“孙家栋是小事不纠缠、大事不放过的人,跟他在一起痛快!”
已故的“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曾说起,孙家栋在年龄上虽然要比我们年轻许多,但他为人处事很谦虚,很低调,很注意用分析的态度倾听不同意见,所以在学术界经常能够获得大家的支持。
对孙家栋而言,“东方红一号”,意义最特殊,最难以忘怀。
|